下面是常见的声光控节能灯的电路原理图,试分析声光控节能灯的工作原理。
图1在分析原理之前,大家可以看看有几处错误?你能找出来吗?提示:至少有四处。
我把原理图重新画下来,改正后的地方大家可以对比一下。
错误的地方:1、SCR1应该反过来。
2、R2太大,R2的大小应该在100K左右,以便三极管9013的集电极可以输出低电平。
3、C2、R5的时间常数太大了,要改小一点才能节能。
4、这个电路除了声控还有光控。
图2原理分析:VD2、VD3、VD4、VD5四个二极管组成桥式整流电路,SCR1导通的情况下灯就会亮,SCR1截止灯就熄灭。
白天,在有声音的情况下灯也不能点亮,这个任务主要靠光敏电阻MG45来实现,详细的控制过程是这样的,光敏电阻MG45在受到光照的情况下阻值变小,在光敏电阻MG45的上端就会产生低电平送给U1A,U1A输出高电平,U1B输出低电平,U1C输出高电平,U1D输出低电平,SCR1不能被触发,就处于截止状态,灯熄灭。
在这当中,即使有声音,三极管9013集电极输出高电平也不能使U1A输出低电平,灯也无法点亮。
夜晚,光敏电阻MG45在得不到足够光照的情况下阻值变大,在光敏电阻MG45的上端就会产生高电平送给U1A,在这时候,只要有声音,三极管9013集电极就会输出高电平,这样U1A就输出低电平,U1B输出高电平,U1C输出低电平,U1D输出高电平,SCR1才能被触发导通,灯点亮。
没有声音,三极管9013集电极就会输出低电平,灯就不会点亮,有声音灯点亮以后,灯不能一直亮下去,这要靠C2、R5组成的延时电路来控制。
延时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在有声音的情况下,U1B输出高电平,C2上的电压升高,这个高电平才能使U1D输出高电平,触发SCR1,SCR1导通,灯就会点亮,但是C2上的电压会随着R5的放电作用而不断下降,经过一段时间C2上的电压就会变成低电平,U1C输出高电平,U1D输出低电平,SCR1不能被触发,就处于截止状态,灯熄灭。
这是初学者学习的一个很好素材,希望能够帮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