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然回首,厦门中院于两年前聘任的特邀调解员、特邀调解组织已届期满。
过去的两年,厦门中院特邀调解工作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司法答卷。
现在让我们一同欣赏这份优异的成绩单01 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关于建立特邀调解名册制度的规定》《特邀调解员工作操作规程》,不断吸纳更多优秀调解资源参与调解工作,持续规范调解工作流程,设立专职岗位对纠纷进行统筹管理和精准委派,提升调解成功率。
近两年来,厦门中院特邀调解成功化解纠纷2130件,高效妥善化解各类民商事纠纷。
配套出台《优化司法确认程序实施细则》,明确诉前调解、司法确认及立案程序的衔接,不断提升诉前解纷质效。
以“示范判决+专业调解+司法确认”工作模式,轻松化解2亿元股权投资争端,有效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02 积极靠前指导主动走访调研调解组织、调解员在工作开展中存在的堵点难点,近两年来开展工作座谈12场,协调推动及时解决问题。
通过案例指导、庭审观摩、业务培训等形式加强对调解组织、调解员的指导力度,不断提升特邀调解规范化和成功率。
建立业绩档案,对特邀调解名册实行动态更新管理,定期对特邀调解组织、特邀调解员工作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健全准入和退出机制,及时更新名册信息,切实提高调解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走访调研03 加强对接联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与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的联动,积极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与市工商联、商调中心共建“商调中心+商协会+法院”前端调解协同服务模式,获评全国民营企业产权司法保护协同创新百佳实践。
与市价格认证中心签署《关于深入开展价格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的合作框架协议(试行)》,设立全省首个入驻法院的价格争议调解工作室,高效化解一批涉价格争议纠纷。
04 强化科技保障从“小窗口”到“互联网+”,广泛应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诉讼服务热线等立体式服务网络建设,畅通与群众沟通联系渠道,第一时间感知纠纷信息,及时采取化解举措。
专人负责网上诉讼服务中心、律师服务平台、人民法院在线服务等线上平台管理,对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到场的,运用视频等方式开展“云上调解”,音视频调解率达38.7%,全面打造集约高效、便民利民的多元解纷和司法服务。
为进一步完善多元解纷体系建设,加强对特邀调解队伍的动态更新管理,经研究,厦门中院制定新的特邀调解名册,聘任陈文瑶等32人为特邀调解员、聘任厦门市妇女联合会等42个组织为特邀调解组织,协助法院开展调解工作。
名册涵盖多行业领域专业人员,调解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