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在浙江省慈溪市举行的中国电子家电企业国际化高峰论坛获悉,2017年1-10月,我国白色家电产品出口额为564.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7%,创2012年金融危机后的增幅新高。
预计全年将同比增长8.86%。
2018年,中国家电行业将真正走上全球化征程。
行业出口总额全球第一中怡康数据显示,2017全年我国白色家电出口规模预计将回到或小幅超过2014年的最高水平,本轮出口复苏回升从2016年11月开始,2017年1-11月各月出口均保持增长,势头将保持至2018年上半年。
招商证券研报则称,2018年国内需求量、出口量将维持较高增长。
从出口情况来看,随着中国家电国际化路线的深入,高端制造产品正替代国外品牌;其次,美国是中国家电出口第一大市场,随着美国税改政策的落地,消费税降低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利好我国家电产品出口;而借力近两三年“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家电出口市场空间进一步被打开。
近年来,我国家电出口一带一路区域的增速已达9%。
因此预计2018年我国家电的出口将维持较高的增长。
2018年,中国家电企业将开启全球化新起点。
去年在全球经济复苏和各项政策落地的背景下,我国贸易呈现回稳向好态势,其中出口增势11.6%。
三十年来,中国家电企业积累丰富的国际化实践经验,从代工到自主品牌,从跨国并购到海外建厂再到国际营销,中国家电企业抓住了世界家电格局变化的战略机遇期,在空调、冰箱、彩电等大家电领域取得了品牌份额的突破,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家电产品已远销世界每个角落,行业出口总额稳居全球第一的地位。
国内企业布局国际化从近两年出现的并购案例可看出,中国家电企业已找到大面积并购海外品牌实施国际化战略布局较好的时间节点,随着中国企业实力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得到世界认可,预示着未来中国家电企业已开始领先世界同期市场水平;其次,目前中国家电企业技术储备和运营能力也不可同日而语,如今并购海外企业,能在业务架构得到快速融合。
志高2014年就开始定位于海外推广自有品牌的转型,通过赞助体育活动、持续推出升级版智能空调、海外渠道建设等多种方式,提升了自有品牌在海外销售的份额,实现志高品牌在世界各地区的开花、结果。
海尔的海外市场棋局同样落子精准,形势大好。
去年三季报显示,报告期内,青岛海尔在海外市场推进多品牌协同与“研发、制造、营销”三位一体布局,实现全面发展。
2017年1-9月海尔海外整体收入507.4亿元,占比43%,近100%为自有品牌收入,差异化的海外发展模式也让海尔成为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企业。
海尔原有海外业务方面(不含GEA)收入增长20%,其中南亚市场增长49%、欧洲市场增长29%、中东非市场增长29%、澳洲市场增长19%。
而奥维云网的数据显示,通过代工到并购,截至2017年10月,海信(包括北美夏普)出货量共74.7万台,同比增长达134%,而TCL北美地区出货量则高达330万台,同比增长也达到了84%。
白电板块成投资首选尽管成本上升带来一定压力,但白电龙头全年盈利无忧。
其中,空调业前三季度仍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5.49亿元,净利润增速约27%,代表性公司美的集团、格力电器;冰箱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78.69亿元,增速42.86%,代表为青岛海尔。
从已公布2017年度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来看,有74.19%家电类上市公司2017年业绩预喜。
其中,预告涨幅最高的为天际股份,该公司预计2017年度净利润约2.1亿元-2.46亿元,同比增长170%-220%。
此外,华帝股份、中科新材、同洲电子公司预计2017年净利润同比增长下限均超4成。
中投证券家电行业2018年度投资策略报告提出,白电估值仍处低位,黑电触底反弹。
建议投资者聚焦各细分行业龙头,关注标的:格力电器、美的集团、青岛海尔、小天鹅A、海信电器、老板电器等。
(责任编辑:admin)本文源自通信信息报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