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的干燥根茎。
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
1、药典正品石菖蒲有哪些鉴别特征?性状描述:呈扁圆柱形,多弯曲,常有分枝,长 3~20cm,直径 0. 3~1cm。
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粗糙、有疏密不均的环节,节间长0. 2~0. 8 cm,具细纵纹,有时节上残留须根或圆点状根痕; 叶痕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有的其上有毛鳞状叶基残余。
质硬,断面纤维性,类白色或微红色,内皮层环明显,可见多数维管束小点及棕色油点。
气芳香、味苦、微辛。
饮片为斜切薄片 0. 1~0. 15cm,以条粗、断面色类白色、香气浓者为佳。
经验总结: 石菖粗节似蜈蚣,扁曲分枝色灰棕,叶痕三角,纤维性强,气香油点环鲜明。
石菖蒲原植物石菖蒲饮片2、石菖蒲的主要伪品有哪些?伪品一:水菖蒲,也叫藏菖蒲、泥菖蒲。
即天南星科植物水菖蒲( Acorus Calamus L. ) 的干燥根茎。
水菖蒲入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
水菖蒲药材水菖蒲饮片其他混用品:金钱蒲(Acorus gramineus Soland.)、茴香菖蒲 [A.macrospadiceus(Yamamoto)F.N.Wei et Y.K.Li]、长苞菖蒲(Acorus rumphianus S.Y.Hu)、宽叶菖蒲(A.latifolius Z.Y.Zhu)、香叶菖蒲(A.xiangyeus Z.Y.Zhu);2 个变种包括细根菖蒲(A. calamusvar. verus L.)及金边菖蒲(A. tatarinowii var. flfl avo-marginatus)。
其与石菖蒲亲缘关系很相近,属易混淆品,不易辨别。
3、水菖蒲和藏菖蒲、泥菖蒲是一个东西两者只是同物异名而已,其拉丁文名均为Acorus Calamus L。
另外,鸢尾科植物变色鸢尾 Iris versicolor 和虎耳草科岩白菜 Bergenia purpurascens 亦混作藏菖蒲使用。
4、市场上水菖蒲是石菖蒲最常见的混用品,两者的区别有水菖蒲: 根茎比石菖蒲粗大,呈扁圆柱形,粗壮且少有分枝,长5~15cm,直径1~1. 5cm,表明黄棕色具环节,节间距1~3cm,上方有大型三角形的叶痕,左右交互排列,下侧有凹陷的圆点状根痕。
质硬,断面海绵样,类白色或淡棕色,内皮层环明显,有多数小空洞似及维管束小点。
气较浓而特异,味辛。
饮片为斜薄片,0. 1~0. 15cm,以条长、个粗壮者为佳。
经验总结: 水菖蒲粗壮少分枝,节间距大,环节叶痕类三角,断面海绵筋脉点,浓烈异香带泥腥。
石菖蒲分枝多,节间距小,直径小于1cm,大于1cm则可以判断为伪品,气味也不同,石菖蒲气芳香,水菖蒲是浓烈异香带泥腥,其实也就是一种臭气,在农村,水菖蒲又被称作“臭蒲子”。
从断面看,石菖蒲断面纤维性,水菖蒲断面海绵样,就是说石菖蒲维管束等结构更发达。
下图:左边为石菖蒲,右边水菖蒲下图:断面对比,上石下水总结:菖蒲属、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属下有水菖蒲、石菖蒲、长苞菖蒲金钱蒲等多种。
但《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的药用菖蒲仅为石菖蒲一支。
应以石菖蒲为正品,水菖蒲为伪品。
其他属种以目前水平很难区分开来,操作中应以直径1cm为界限,超出者应视为伪品。
以节多,纤维性强,断面维管束发达,坚实,无须根者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