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贯穿我们的生活太久,据考证,大约五、六千年以前,先民们开始穴居。
最早的家具也开始呈现。
▲河姆渡出土苇席残片在这浩瀚如烟的历史里,朝代更迭,人们的居住方式也不断进步。
无数的家具伴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沉浮辗转,能流传下来的就是经典中的经典。
今天,我就给大家盘点一下目前为止,我认为最经典的家居设计,里面一定有你见过的。
第十名:蝴蝶椅蝴蝶椅名字是俗气了点,但是见过它的人无不被它高冷典雅的气质所吸引。
它也是被工业设计师誉为业内经典的设计。
这把椅子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的结构简单、可以折叠、便于携带、形式现代、造型有趣。
把皮革面“套挂”在金属管构架上也是独特的方式。
1870年代,那时候有类似的椅子用来给在竞选的时候开会用,竞选会议开完了,迭起来就运走,蝴蝶椅的产生背景大抵如此。
没想到这张椅子一问世,就成了家居界的网红和家居杂志的常客,出境率相当的高。
如今,它是世界上最流行的折叠式野游用的椅子之一。
第九名:小蛮腰衣架和下面几位权威相比,「小蛮腰」衣架显得名气不是那么足。
但是在家居设计领域,它的问世却引起了行业极大的波澜。
这款2011年才问世的衣架出自清华大学设计师赵雷之手,本身学建筑的他把家居设计的灵感源也集中在了老本行。
这款设计采用了很多建筑思维和络线结构,看起来像一个曼妙女子的腰肢。
其形式全榫卯结构,又兼具艺术感又足够精炼,相信可以成为一代经典家具。
自小蛮腰出现之后,网上出现了大量山寨品,这大概就是每一个设计师最无奈的地方吧第八名:拉克边桌1979年问世的拉克边桌一度是宜家封神级的作品。
简约的设计和亲民的价格(49元)让它畅销全世界40多年。
选它的理由很简单,从表面覆膜的封边精度可见其工艺水准,纵观国内当下的家居产品市场,在同等价位下几乎找不到一件商品能在造型美观程度。
制作精良的工艺与丰富的使用场景,可以称得上「经久不衰」第七名:贵妃榻贵妃榻最早出现在我国古代,相传是杨贵妃所用而得名。
在以前也是有钱人家小姐闺阁的专用床榻。
贵妃榻后有围栏突出并由右向左阶梯式提高,其意为“步步高”, 腰身窄而长、距离地面半米左右、类似长櫈而周身三面设有围栏,使躺在的女子凸显优美玲珑的曲线。
但这并不是它能上榜经典家具的理由,我认为贵妃榻是唯一一个精神独存的家具,从最早的板式木料到是沙发、皮椅,从唐朝到欧洲、美洲,历经800多年,它依然以沙发的形式呈现在现代人家中。
抵御流行变迁,风格永存。
第六名:五斗柜五斗柜中的「斗」是指抽屉,长方形的柜身中按照抽屉数量来命名。
在四斗柜、八斗柜、五斗柜、六斗柜等多种抽屉柜中五斗柜最为经典。
《九州风水实录》记载:五斗者,福禄寿喜财俱全也。
所以在很多家庭中都会选择五斗柜作为家用的储藏家具,寓意讨个好彩头。
不论是用于储物还是装饰,五斗柜有着极强的实用功能。
在没有严密的尺寸限制的情况下,五斗柜可以变换不同风格呈现在日式、美式、欧式、新中式的家中。
这一点,在带有强烈风格属性的家具中也是甚为少见。
因此推荐入榜。
第五名:八仙桌明清家具被业界普遍认为是中国古代家具的巅峰,如同艺术品一样,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具有典雅、实用的功能。
八仙桌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现今可考的八仙桌至少在辽金时代就已经出现,明清盛行。
其形态方正,榫卯结体牢固,造型简练,仅用桌面、桌腿、牙板和横枨四个“零件”,就可以构成。
八仙桌可以说是当今中国人最熟悉和普及的家具,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头百姓几乎家家都可以寻到它的影子。
在清末民初,都是很多家庭中唯一的大型家具就是八仙桌。
第四名:伊姆斯座椅要说世界上被疯狂山寨的家具,一定非伊姆斯座椅莫属。
我们一定在各种场合见过它,谁能想象到这竟然是50、60年前的设计。
没错,比宜家的经典边桌还要久远。
自1956年诞生起,它从未被超越,是公认的20世纪最重要的家具设计之一。
它的创始人伊姆斯夫妇在座椅表面选择了既轻便又便宜、适合批量生产的塑料,腿脚部交错的几个铁丝和木腿来支撑。
据说铁及交错的几何图案灵感源自艾尔菲铁塔。
胶合板上是皮革坐垫,造型符合人体工学,躺上去极为舒适。
丧心病狂的红了半个世纪,依然还出现在个大家具杂志和淘宝卖场上。
我觉得伊姆斯椅能持久流行的原因在于这把椅子的可适应性上,它可以在不同的场合下服务于不同的功能,就餐、会议、休闲等等,加上简约的造型使之流传至今。
第三名:梨花圈椅和八仙桌一样,圈椅也是我国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家具之一。
它起源于唐代,鼎盛于明清。
圈椅最明显的特征是圈背连着扶手,从高到低一顺而下;座靠时可使人的臂膀都倚着圈形的扶手,感到十分舒适,加上造型圆婉优美,体态丰满劲健,备受中国人的喜爱。
而其上圆下方,外圆内方。
暗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乾坤之说、外圆内方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崇尚的一种品德。
因此,无论是实用性还是文化内涵都保证了圈椅在中国人心目中不可动摇的位置。
第二名:折叠圆桌这款折叠圆桌应该是年纪25岁以上的人群的集体回忆。
准确的发行时间不太清楚,但是在80、90年代大放异彩,成了改革开放之后最流行的现象级家具产品。
当然,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物资匮乏。
折叠圆桌下面由两条铝合金中空交叉支架组成,桌面板材是密度板,表面由仿真木皮封边。
不用的时候可以收起来立在一旁节约空间;用的话还可以把四角收成正方形。
因为灵活多样的使用方式加简单的折叠形态让这款折叠圆桌走进了千家万户。
这第四名的席位,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情感。
毕竟,这是那时我们认为最好、最亲切的家具。
第一名:马扎要说马扎那大家都不陌生,自从2300多年前汉朝传入中原,马扎就成了我们最重要的家具产品之一,一直沿用至今。
这种腿交叉、可以合拢、便于携带的坐具,正是适应骑马游牧生活而产生的。
它最早的名称就叫“胡床”。
来到本土才成了我们今天的名字。
之所以把马扎当成最经典的设计,并超越了前面几个名声斐然的大家,是因为它的价格、制作以及适用人群和常景的广泛。
而是即便走在中国最偏僻的农村,也能看到的最简单的家具。
真正深入人心的设计,并不一定是贵的,而是所有人都能用的。
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