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微实事,撬动大幸福。
作为南山区守初心担使命、持续增进居民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四年来,南山区“智惠民生”微实事大赛解决了百姓身边的一大批“急难愁盼”,成为了辖区家喻户晓的民生“金字招牌”。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为了让需求更精准,让实事更惠民,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南山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按照全市“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部署要求,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充分发挥小区党组织牵引作用,聚焦“民生七有”目标,坚定履践“学史力行”,以“便民、利民、为民”为宗旨,不断创新“民生微实事”工作机制,开展南山区“智惠民生·我为群众办实事”第五届微实事大赛暨小社区大舞台第五季。
截至目前,赛事已收集民生需求27142个,召开党建联席会审议需求136场,通过审议确定民生需求1365个,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1173个,一大批暖心的微实事“大餐”正在送往南山居民家门口。
社区服务要问需于民,更要问计于民,唯有如此,才能让百姓通过一件件微事实项目获得沉甸甸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接下来,随着一个个走实又走心的微事实项目的“送达”,相信南山居民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幸福南山”将更加深入人心!“微”处入手,真正实现老有颐养、弱有众扶以“民生七有”为依据,本届微实事大赛的参赛项目共分为7大类,根据需求来看,涉及的养老、扶弱问题最受关注,而这也是近年来南山区改善民生需求的努力方向。
截至2018年底,南山区60岁以上常住人口约18.3万人,占全区人口的12%,并以平均16%的增长率持续攀升,快步迈向老龄化社会,养老成为很多家庭眼下共同面临的问题,但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相比,养老服务业面临政策制度仍不健全,医养融合难度较大,养老服务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明显。
“我们家是典型的4-2-1结构家庭,夫妻都是独生子女,工作加上辅导孩子的功课时间,放在父母身上的精力十分有限,一方面希望他们能够有快乐的老年生活,另一方面的顾虑,撇开经济因素,万一老人生病不能自理,作为独生子女,又是双职工,怎么更好地照顾老人,这是我们需要思考且提前做好准备的。
”家住花果山小区的赵女士表示,自己的难处也是身边不少家庭共同面临的,随着三孩时代的到来,这一问题还将进一步放大,“目前,社区已经有了一些尝试,包括通过民生微实事项目上门的一些医疗服务,还有周边的长者食堂,期待相关的配套能够越来越成熟。
”毫无疑问,经过多年的探索,微实事项目成为了南山区破解养老难题的一个重要抓手。
据悉,赵女士所在的招商街道花果山社区,60岁以上老人占户籍人口的15.9%,是典型的老龄化社区,社区党委通过积极开展入户走访活动,利用“五进家门五必访”对居民的困难诉求进行细致摸排。
根据居民需求以及花果山社区居民特点,花果山社区党委将重点放在专业养老范畴,审议通过“为老服务驿站—专业赋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该民生微实事重点帮扶社区内独居、高龄、空巢、残疾、卧床失能等60岁以上老人。
目前,已与40位特殊老人签约“家庭养老床位”、完成助医服务250次、帮助不能自理老人出行服务50次、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监测管理10800余次。
而这,也成为南山通过为民项目落实“老有颐养、弱有众扶”的一个精彩缩影。
老有颐养与弱有众扶还体现在精神层面的关怀上,在学府社区开展的“岁月时光机”长者生命故事集项目,通过写作提升了老人的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而星河街社区“发掘宝藏老人,打造社区网红”长者活动则是从实际需求出发,帮助老人们更好地“玩转”手中的智能手机,融入现代社会生活。
学有优教,不忘初心传承红色基因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本届微实事大赛坚定履践“学史力行”,大量民生微实事项目中融入了红色基因传承,践行初心使命,既高度契合民生需求,也让群众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汲取奋进力量,真正实现学有优教。
从木质手工红船音乐盒,到木艺铁索桥、解放卡车、拖拉机、工程塔吊、木艺突击步枪,甚至东风41导弹车,这些曾出现在电影与纪录片中的物件,都以木艺手工作品的形式出现在曙光社区的“学党史·忆党恩”木艺微党课项目中。
项目以党史知识分享+主题木艺制作为载体,围绕党在百年历史中不同的阶段,开展了建党记忆、长征记忆、抗战记忆、抗美援朝记忆、建设记忆、改革记忆、强国之路等7堂微党课,并设计了与课程相呼应的7个木艺手工作品,以适合社区亲子特点的方式,“学”“做”结合,有“声”有“形”,让党史知识真正“动”起来、“活”起来,让党史教育展现出更加可亲、可近、可爱的青春样貌。
近年来,大冲社区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顺利完成了旧改,从老旧的城中村发展到现代化的高新产业园区,吃水不忘挖井人,值此建党百年之际,大冲社区党委以邮票讲故事的创新方式,举办“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庆祝建党100周年暨四史教育主题邮票展活动,邮集由深圳市集邮协会、区关工委的老同志筹备、编组,累计收集《永远的长征》《党的指挥》《拓荒牛的回忆》《峥嵘岁月,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复兴之路》《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等经典题材展品共100框邮集、近5000集邮藏品,让居民于方寸之间更深刻、更直观地感受在中国共产党引领下,新中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发展建设的伟大历程。
在留仙社区,“初心铸魂,党徽闪耀”钉子绕线画党徽制作、“星星之火,点亮你我”建党100周年剪纸制作、“我和我的祖国”数字油画制作、“党旗领航,共筑中国梦”5D钻石画制作4场系列主题活动接连开展,服务辖区女性120人次,极大地丰富社区女性的红色文化生活……党建引领探索基层治理,全方位落实百姓需求民生无小事,事事总关情。
将改革发展红利转化为民生幸福指数,方成就了如今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因此,南山也把“民生微实事”项目的决定权交给居民群众,通过设置需求收集箱、入户走访、开展座谈会、填报“党群G+”小程序问卷等形式,线上线下多渠道广泛征集居民需求,打开“党群G+”微信小程序,动动手指,居民可了解第五届微实事大赛的最新项目,也可以将需求通过网络反馈给社区党委,一旦项目通过,便会根据需求匹配引入项目方设计落地,这是南山区在党建引领下,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满足民生诉求的新尝试,此前,西丽街道百旺社区开展的全民趣味运动会便是由此促成落地,而这也正是南山区基层党组织运用多种渠道征集居民需求的一个缩影。
通过民生微实事大赛和小社区大舞台相结合,南山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路径,形成区、街、社区、小区四级党组织联动新模式。
由社区党委统筹小区党支部和居民小组,以小区为单位,联动业委会、网格员等治理主体开展需求征集,围绕“民生七有”7大项目类别,重点关注社区弱势群体,匹配一批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优质项目落地实施。
赛事全程突出社区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作用,不断增强小区党支部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此外,为了确保优质微实事项目落地开花,南山区还特别建立“民生微实事”观察员制度,如蛇口街道大铲社区滨海苑小区党支部,在社区党委的引领下,组织支部党员、居民代表、业委会等成员共同走访小区高龄老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填写《民情日记》,并梳理出6个社区居民热切希望解决的项目清单。
经大铲社区党委居民议事会集中讨论、党群联席会议筛选评议,最终小区成功落实“红色小区共治家园”滨海苑小区共建花园项目、“爱在身边”老年人平安手表购买项目等微实事项目。
图/文字:陈紫嫣 王子楠制版:戴越 邓诗君 严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