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的苦苦寻找,21年的深深期盼,21年的望眼欲穿。
山东人廉士宏21年间在如东的寻亲路走得艰辛而漫长,其间得到如东民政、公安、新闻等部门和志愿服务组织鼎力相助。
2021年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的“团圆行动”,终于让他迎来希望的曙光。
在与亲人阔别半个多世纪之久,廉士宏终于在万家团圆的中秋节前夕,与兄弟姐妹们重逢团圆。
兄弟间阔别半个多世纪的深情相拥9月15日上午10点10分,廉士宏与前来迎接的亲弟弟朱新明紧紧拥抱在一起,兄弟之间的这一抱,足足等待了半个多世纪。
58岁的廉士宏喜极而泣,不断抚摸着弟弟的脸庞,眼神里既饱含着见到亲人的激动,又浓缩了寻亲过往的辛酸。
“真替我丈夫高兴,压在他心底21年的夙愿终于实现了。
”一旁的妻子李明英泪眼婆娑地说。
廉士宏1964年出生于如东苴镇一朱姓人家,上有两个哥哥、三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大约在1965年5月份,廉士宏被山东来人,以给烈士廉士凡和廉茂增留后的名义,在如东民政部门的协助下抱养。
一晃35年过去了,早已成家立业的廉士宏对养父母孝敬有加,两位老人亦解开心结,告诉了他的身世,主动叫他去寻找亲生父母。
2000年9月1日,廉士宏放下手头的生意,专程赶来如东,开始了长达21年的寻亲之旅。
“刚踏上这块土地时,我既陌生又熟悉,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感觉寻亲有了精神寄托。
”廉士宏说。
根据知道的一些零星信息,廉士宏判断自己可能是如东丰利镇、长沙镇孙姓人家的孩子。
第一次来如东寻亲的廉士宏一下子就待了五六天,他在长沙镇各村挨家挨户敲门询问,是否有人家在1965年被抱养过孩子。
他联系了如东民政、公安、报社等单位寻求帮助,2000年9月8日,《如东日报》以“亲生父母,我想见见您”为题,首次报道了廉士宏的寻亲故事,通过媒体平台帮助寻找线索。
廉士宏展示2000年《如东日报》寻亲报道21年来,如东相关部门只要有了一点线索、一丝希望,就与廉士宏联系。
廉士宏带着妻子先后往返如东15次左右,每一次来如东,如东公安民警、民政工作人员、志愿者都陪同他“地毯式”的搜索,踏遍如东每个镇村,将印有照片和身世信息寻亲启事,一户一户地发放询问。
如东融媒体中心记者则全程跟踪,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和新媒体平台发布寻亲报道十多篇。
然而这样的寻找犹如大海捞针,在茫茫人海中能找到的几率太过于渺茫,一次次满载希望而来,又一次次失望而归。
2015年,廉士宏在江阴寻亲志愿者协会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采集了DNA进入苏州基因库进行比对。
“经过检测后,他的DNA数据就进入了基因库。
如果他的家人正在寻找他,双方DNA血样将会马上比对成功。
”协会管理员吴霞告诉记者。
2021年初,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的“团圆行动”,廉士宏的漫漫寻亲路终于迎来希望的曙光。
7月23日,依据公安机关排查到的相关信息,江阴寻亲志愿者协会会同如东县宾山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来到苴镇街道九阳村,在仔细询问和征求意见后,对周边十多户人家进行了DNA采样,其中就包括廉士宏的亲二哥朱新圆。
没过多久,喜讯便传来,知道寻找到亲人的那一刻,廉士宏热泪纵横。
廉士宏向如东县融媒体中心赠送锦旗“接下来几天,我们想带着哥哥去兄弟姐妹家认认门,唠唠嗑,以后一家人常来常往。
”朱新明高兴地说。
“马上就到八月十五了,我人生中真正团圆的第一个中秋节。
”激动不已的廉士宏声音微显颤抖。
遗憾的是,由于分别太过长久,廉士宏的亲生父母已和他阴阳相隔。
当天下午,廉士宏在兄弟姐妹的陪伴下,来到亲生父母的坟前,深深一跪间,廉士宏早已泪流满面……通讯员 曹建明 吴文军 王必春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