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黄花梨翘头案- 明十七世纪黄花梨夹头榫独板面双凤纹挡板带托子翘头案:2020 年香港春季拍卖会上拍出,估价 400 至 600 万港币,最终拍出 6015.5 万港元(约合 5400 万元人民币)。
其长 289.3 厘米、宽 58.5 厘米、高 88 厘米,采用全黄花梨制作,侧面挡板有壶门委角开光透雕双凤纹图形。
- 清黄花梨替木式牙头独板翘头案:2019 年底北京秋拍的明星拍品,估价 900 至 1200 万元,成交价 1495 万元。
长 218 厘米、宽 48.5 厘米、高 86 厘米,案面较厚,侧板为鸂鶒木。
- 十七世纪·黄花梨象面纹翘头案:2022 年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专场的领衔重器。
案面以巨型独板制成,面板厚度足有五公分厚,牙头雕象纹,侧腿间安透雕螭龙纹之绦环板,足下带托泥。
翘头案的文化传承 - 历史文化传承:- 体现历史变迁:翘头案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其造型、工艺和装饰风格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演变,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审美观念和工艺水平的变化,是中国家具发展历史的重要见证。
- 承载传统礼仪:在古代,翘头案常被用于厅堂或书房,用于摆放书籍、文房四宝、古玩等物品,是文人雅士和贵族家庭中重要的陈设家具,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和生活方式。
例如,在一些重要的仪式或场合中,翘头案上会摆放祭品、礼器等,彰显庄重和威严。
- 工艺文化传承:- 榫卯工艺:制作翘头案通常采用榫卯结构,如夹头榫、插肩榫等,这种工艺不用钉子和胶水,完全依靠木材自身的结构连接,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智慧。
榫卯结构不仅使家具坚固耐用,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国传统工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雕刻工艺:许多翘头案的挡板、牙头、牙板等部位会施加精美的雕刻,如镂空雕、浮雕、线刻等,雕刻的图案题材丰富多样,包括花卉、动物、人物、山水等,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寓意。
雕刻工艺的传承,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精湛技艺,也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 艺术文化传承:- 造型艺术:翘头案的造型简洁大方,线条流畅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其案面两端翘起的飞角,既增加了家具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又使整个造型显得轻盈灵动,富有韵律感。
无论是整体的比例关系,还是局部的细节处理,都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观念和追求。
- 装饰艺术:翘头案的装饰手法多样,除了雕刻外,还包括镶嵌、彩绘等。
这些装饰元素不仅起到了美化家具的作用,还传递了特定的文化信息和情感表达。
例如,一些翘头案上会镶嵌玉石、象牙等珍贵材料,或者绘制具有吉祥寓意的图案,如龙凤呈祥、福禄寿喜等,体现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精神文化传承:- 文人精神象征:翘头案常与文人雅士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代表了一种文人的精神气质和生活态度。
文人在翘头案上读书、写字、作画、品茶,体现了他们对知识、艺术和生活品质的追求,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文化修养和精神内涵的价值观。
- 文化寓意内涵:翘头案的设计和装饰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寓意,如案面的长度和宽度通常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象征着天圆地方、阴阳平衡等哲学观念;雕刻的图案题材也常常寓意着吉祥、幸福、长寿等美好愿望,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盼和祝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向上的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