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沧浪 同源典故:值渔父 尘缨欲濯 孺子歌 思濯缨 净濯兰缨 渔父笑 沧浪 沧浪未濯 渔父 渔父足 濯冠巾 濯尘缨 濯我缨 濯楚臣缨 濯沧浪缨 濯沧浪 濯缨 濯足 濯发沧浪 缨濯 沧浪濯缨 解尘缨 论浊清 逢渔父 鼓枻歌 鼓枻翁相关人物:屈原参考典故:独醒人 餔啜糟醨《楚辞补注》卷七〈渔父〉~80~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怪屈原也。
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孟子注疏》卷七上〈离娄章句上〉~28~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乐其所以亡者。
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此之谓也。
」典故简释沧浪指归隐。
唐贾岛《重酬姚少府》:“沧浪余将还,知音激所习。
”作者诗句于濆濯缨易为水,何必泛沧浪。
储光羲青枫江上沧浪吟,白月宫中鹦鹉林。
刘商鱼竿今尚在,行此掉沧浪。
刘沧自怜生计事悠悠,浩渺沧浪一钓舟。
刘沧自喜他年接巾舄,沧浪地近虎溪头。
刘沧知君济世有长策,莫问沧浪隐钓矶。
刘沧栖迟惯得沧浪思,云阁还应梦钓矶。
刘长卿既怜沧浪水,复爱沧浪曲。
刘长卿莫使沧浪叟,长歌笑尔容。
刘长卿君问渔人意,沧浪自有歌。
刘驾澄流可濯缨,严子但垂纶。
司马扎可以濯吾缨,斯言诚所慕。
司马扎我殊惺惺者,犹得沧浪趣。
司马扎因知帝城下,有路向沧浪。
司马扎空怜濯缨处,阶下水潺潺。
吕牧御猎思投钓,渔歌好濯缨。
严维玄成知必大,宁是泛沧浪。
孟浩然重以观鱼乐,因之鼓枻歌。
孟浩然洗帻岂独古,濯缨良在兹。
孟郊清浊俱莫追,何须骂沧浪。
孟郊晓碧流视听,夕清濯衣袍。
孙逖愿奉濯缨心,长谣反招隐。
岑参君子满天朝,老夫忆沧浪。
岑参何必濯沧浪,不能钓严滩。
岑参无由谒天阶,却欲归沧浪。
常建扣船应渔父,因唱沧浪吟。
常建试歌沧浪清,遂觉乾坤细。
常建别家投钓翁,今世沧浪情。
常建扁舟沧浪意,澹澹花影没。
张九龄津途别有趣,况乃濯吾缨。
张南史渔父置词相借问,郎官能赋许依投。
张聿濯缨何处去,鉴物自堪妍。
戴叔伦沧浪者谁子,一曲醉中听。
戴叔伦荷衣尘不染,何用濯沧浪。
李乂淮源之水清,可以濯君缨。
李咸用缨尘徒自满,欲濯待清波。
李德裕永日歌濯缨,超然谢尘滓。
李德裕兰桡思无限,为感濯缨歌。
李敬方濯缨闲更入,漱齿渴仍吞。
李白沧浪有钓叟,吾与尔同归。
李白君不见沧浪老人歌一曲,还道沧浪濯吾足。
李白涉雪搴紫芳,濯缨想清波。
李白沧浪吾有曲,寄入棹歌声。
李白举身憩蓬壶,濯足弄沧海。
李群玉未知斯水上,可以濯吾缨。
李群玉鹏鴳喻中消日月,沧浪歌里放心神。
李颀濯足岂长往,一樽聊可依。
李频逍遥每尽日,谁识爱沧浪。
杜牧白发沧浪上,全忘是与非。
杜牧门外长溪水,怜君又濯缨。
杜甫之推避赏从,渔父濯沧浪。
杜甫色阻金印大,兴含沧浪清。
杜甫遂性同渔父,成名异鲁连。
杜甫卿到朝廷说老翁,漂零已是沧浪客。
杜甫独当省署开文苑,兼泛沧浪学钓翁。
杜甫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
杜甫时应念衰疾,书疏及沧浪。
柳宗元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权德舆哲士务缨弁,鄙夫恋蓬藜。
终当税尘驾,盥濯依春溪。
无可足垂岩顶石,缨濯洞中渠。
白居易何必沧浪去,即此可濯缨。
白居易因生江海兴,每羡沧浪水。
皇甫冉澧浦饶芳草,沧浪有钓舟。
皎然应非矍铄翁,或是沧浪客。
皎然莫是沧浪子,悠悠一钓船。
窦群一旦悲欢见孟光,十年辛苦伴沧浪。
窦群予洗肠中酒,君濯缨上尘。
薛能西湖天下名,可以濯吾缨。
苏颋愿言随狎鸟,从此濯吾缨。
褚载如今未免风尘役,宁敢匆匆便濯缨。
许浑行吟值渔父,坐隐对樵人。
谈戭何必沧浪水,庶兹浣尘襟。
贾岛沧浪愚将还,知音激所习。
贾至枕席相远游,聊欲浮沧浪。
赵冬曦傲然歌一曲,一醉濯缨人。
郑常前路逢渔父,多惭问姓名。
郑谷渼陂水色澄于镜,何必沧浪始濯缨。
钱起沧浪之水见心清,楚客辞天泪满缨。
钱起无事始然知静胜,深垂纱帐咏沧浪。
钱起去名即栖遁,何必归沧浪。
陈子昂子牟恋魏阙,渔父爱沧江。
韦庄世随渔父醉,身效接舆狂。
韦庄临川试问尧年事,犹被封人劝濯缨。
韩愈濯缨起江湖,缀佩杂兰麝。
骆宾王一谢沧浪水,安知有逸人。
骆宾王讵假沧浪上,将濯楚臣缨。
齐己乱世难逸迹,乘流拟濯缨。
齐己浩然心自合,何必濯吾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