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上新啦!这个“新”就来自咱们苏州高新区!苏州高新区“造”国博永久收藏日前,位于高新区的苏州华旃航天电器有限公司(简称“苏州华旃”)与中海油服联合开发的“璇玑”旋转导向钻井和随钻测井系统,在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展出,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机构。
陈列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充分反映了该系统在新中国科学研究和产业技术发展历程中的突出成就。
苏州华旃总经理助理杜建东表示,“璇玑”的成功研制,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同时拥有旋转导向钻井技术和随钻测井技术的国家。
解决“卡脖子”难题跻身世界最高水平“璇玑”将旋转导向系统和随钻测井系统两项关键技术融合于一体,可实现全井段定向旋转钻进,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轨迹,实施三维定向井轨迹控制, 有效提升作业效率、降低工程风险,是进行超深水、水平井、大位移井等高难度定向井作业的“撒手锏”。
“通过这套系统,地面工程师可以控制几千米地下的钻头‘瞄着’油层去,就好像一条‘贪吃蛇’,在地层中穿行,将地下油气‘吃干榨尽’。
” 杜建东说,这项技术代表着当今世界钻井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被誉为石油钻井技术“皇冠上的明珠”。
长期以来,旋转导向技术被国外技术垄断。
苏州华旃参与开发的这套系统,同时标志着中国首次解决了这项钻井“卡脖子”难题,助力中海油成为该领域国内的领导者和国际强有力的竞争者,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高质量深耕全产业链条覆盖国内国际市场苏州华旃航天电器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位于高新区嵩山路268号,为国内元器件行业集高端领域和高端产品研发、生产于一体的骨干企业。
成立以来,苏州华旃深耕全产业链条,产品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兵器、船舶、电子、通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覆盖国内国际市场。
公司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两化融合试点企业、江苏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示范创建单位、苏州市专精特新示范企业。
始终坚持“以顾客为中心”,也使苏州华旃在各个市场领域都赢得了好口碑。
去年疫情期间,为保证订单及时交付,苏州华旃快速“定制”了一个设备研制团队,通过智能制造检测设备的研制、投产来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由公司智能制造工程部自主研发的POGOPIN(弹簧顶针)针管收口尺寸CCD检测设备惊人的检测速度让人叹为观止。
经统计,该设备每0.3秒便能完成1颗针管的检测,24小时可挑选出10万针管,等同于10个熟练生产人员工作11小时的产出。
苏州华旃总经理苏雨露直言:“这个奇迹离不开高新区政府的鼎力相助。
在2020年疫情防控最严峻的时候,高新区协助我们顺利接回外地的员工,区、街道两级政府全力助推企业科学防疫、有序复工。
”今年11月初,苏州华旃在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获得2021年度“最佳质量表现奖”称号。
“这代表着我们的服务和产品质量又一次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
” 苏雨露说。
苏州华旃的发展壮大正是苏州高新区下好先手棋布局航空航天产业的一个缩影集结“高新”智造打造航空航天产业集群航空航天产业是世界科技和高端装备制造的战略制高点,苏州市将其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目前高新区已汇集以长风航空电子、苏州华旃、PPG航空材料、赛力菲陶纤、东菱振动等为龙头的航空航天产业集群,涉及航空电子、航空航天新材料、航空航天元器件以及相应配套检验检测等。
数据显示,苏州高新区获航空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达14家,占苏州全市13.5%。
为了给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高新区管委会与苏州华旃等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在多项航空航天技术联合攻关,为苏州打造成为航空航天产业基地注入“高新力量”。
同时,高新区还原则通过了《苏州高新区发展航空航天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持续释放发展动能,加快推进高新区航空航天产业做大做强。
立足新阶段,构建新格局苏州高新区潜力巨大,未来可期!苏州高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