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在人们的生活中,属于必不可少的家具之一。
现代床崇尚柔软,已成为当今人们心目中对于床的首选。
可你是否知道,在闽南古厝里,有着这么一张举足轻重的红眠床,曾经占据了好几代人的记忆。
“一九三九年”奶奶家的红眠床,是在1939年时候,花了大概500元购入的(连同成套的家具),这在当时,已经是一笔不菲的金钱。
这张已经不再似当年那般光鲜亮丽的红眠床,从爷爷幼年时便购买回来,为的是他成年娶亲之时,作为喜庆之日的装点。
老一辈的爱情,简单朴素,不似今日有着满满当当的情话,以及琳琅满目的惊喜。
有的,只是这张“十八堵”的红眠床,以及平凡日子中的油米柴盐。
十八堵丨廿四堵丨三十六堵现代床讲究柔软,红眠床则是讲究规矩以及眠床师傅精湛的手艺。
三面“遮风堵”外加“十八堵”装饰画,还有那有着现代床两倍的高度,是红眠床的精致工艺所在。
普通人家多选樟木、杉木等硬杂木材作为材料,富贵人家则更愿意下重本,会选用楠木、紫檀这类贵重木材。
与现代床开放式的设计不同,眠床通常以三面遮风堵组成,每面遮风堵上,均有一堵又一堵的装饰画,较为常见的有“十八堵”,还有“廿四堵”,最多的可有“三十六堵”,而“堵”数越多,工艺则越繁杂。
眠床的构件以传统的“榫卯”技术相互衔接,做到严丝合缝,且不用到一钉一铁,由此也能看出早期匠人的手艺之精湛。
“遮风堵”上被眠床师傅错落有致地赋予了各种木雕、浮雕、镂空雕、玻璃壁画等,当中,玻璃壁画内容丰富,从花鸟鱼虫到戏剧人物,应有尽有。
值得一提的是,在眠床上部分,有着一块横放的笼板,上边通常会做有壁橱或是抽屉。
早期,人们会将贵重的小物品、轻薄的衣物或是薄被,放置在壁橱里。
同时,遮风堵上还会装有一面镜子,如此说来,红眠床还比现代床更具有实用性。
除了红眠床,一同购入的还有与红眠床为成套的桌子、衣柜、脸盆架子,外加两条长联椅,据说,这可是老一辈人婚嫁时的“标准五件套”。
三代人的眠床记忆曾经盛极一时的眠床,如今已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
却不曾想过,它也有过见证着好几代人,从幼时到成年的记忆的辉煌时期。
这张红眠床,包含着爷爷奶奶这对老一辈夫妻,举案齐眉的日常,还有日子的酸甜苦辣。
在父亲那一辈,兄弟姐妹几个,小时候晚上睡不着觉时,奶奶一边摇着蒲扇,一边给他们讲述着一堵又一堵的壁画里的人物戏剧故事。
而它带给我最深刻的记忆,则是奶奶在我换牙时,会叮嘱我“下排牙齿拔下应该丢往眠床顶上,上排牙齿拔下应该扔往眠床底下”,诸如此类,虽小却一提起便令人忍俊不禁的琐事。
在旧时,这样一张精雕细刻工艺的红眠床,无疑是每个闽南古厝内极为豪华的一件家具,同时它也承载了一大家子人难以忘怀的回忆。
以前几乎每家每户各有一张的红眠床,到今日已渐渐开始难寻它的踪迹。
你的家中,是否还能寻到这样一张,有着沉甸甸记忆的红眠床?THE END图丨一口大碗文丨一口大碗排版/编辑丨一口大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