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梦想花园,欢迎大家走进我的抄书空间!我们一起走近甲骨文,每天学一个汉字。
今天先给大家讲讲甲骨文被发现的传奇故事吧。
1899年,北京国子监祭酒王懿荣生病,太医开出药方中有“龙骨”。
刘鹗偶然看到药方,发现龙骨上刻有文字,便拿给金石学家王懿荣看。
王懿荣大为惊讶,以高价收购了1300余片有字的“龙骨”。
后来端方得知后,也以高价收购了1000多片。
出土的甲骨王懿荣发现甲骨文后,古董商为了独占利益,骗他们说甲骨出于河南汤阴或卫辉。
直到1908年,罗振玉探听到甲骨真正的出土地点是河南安阳的小屯村。
在此之前,小屯村的农民将甲骨当作“龙骨”卖给药铺做药材。
现在,由于有人高价收购,小屯村掀起了一股盗掘之风,大量有字的甲骨被出售,甚至有人因争抢而械斗或因塌方而被活埋。
后面的故事,我明天接着给大家讲。
好了,言归正传,继续跟大家分享李乐毅编的《汉字演变五百例》。
今天要分享的字是“白”。
对于“白”的造字本义,学者们众说纷纭。
有日光说、烛火说、米粒说、拇指说等诸多解释。
按照日光说的观点,“白”的甲骨文字形像即将升起或刚刚升起的太阳,上半部分像是太阳、光源,而下半部分象征大地。
整个字形就象征太阳在天际线将要升起,太阳光光芒闪耀的景象,所以“白”有明亮、光明的意思。
按照烛火说的观点,“白”也是明亮、光明的意思,只不过将甲骨文“白”的构型理解为火苗燃烧的形象。
李乐毅在《汉字演变五百例》这本书里,就是参考的烛火说。
右边是白的甲骨文按照米粒说的观点,“白”像白色的米粒,中间的一横表示米上的丝疵。
“白”借米粒的颜色代指白色。
友友们,你们赞同哪个观点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互动,感谢大家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