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尽锐出战,上海必胜!记者志愿者口述全市核酸检测难忘瞬间(今天参加核酸检测志愿者日记)

发布:2024-10-06 浏览:44

核心提示:守护上海,抗疫有我。3月28日以来,新民晚报系150余人次采编人员下沉所在社区,担任抗疫志愿者。今晨,数十位新民志愿者忙碌在社区核酸检测第一线,我们请其中的13位记者分享现场感受——记者郭文才普陀区 世纪之门孕妇见红急需上医院今天7:43,家住普陀区世纪之门小区28号楼的李先生,向社区志愿者小潘紧急求助,她的妻子张女士孕期17周见红,急需入院治疗,希望尽快前往位于杨浦区的复旦大学附属红房子医院检查。小潘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向世纪之门居委会党总支书记张健反映,此时,张书记正在小区的六个核酸检测点巡查,按照计

守护上海,抗疫有我。
3月28日以来,新民晚报系150余人次采编人员下沉所在社区,担任抗疫志愿者。
今晨,数十位新民志愿者忙碌在社区核酸检测第一线,我们请其中的13位记者分享现场感受——记者郭文才普陀区 世纪之门孕妇见红急需上医院今天7:43,家住普陀区世纪之门小区28号楼的李先生,向社区志愿者小潘紧急求助,她的妻子张女士孕期17周见红,急需入院治疗,希望尽快前往位于杨浦区的复旦大学附属红房子医院检查。
小潘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向世纪之门居委会党总支书记张健反映,此时,张书记正在小区的六个核酸检测点巡查,按照计划,这个小区的6000余位居民将在中午12时前完成检测,孕妇的情况十分特殊,张书记马上赶到28号楼,安排李先生一家三口先做好核酸检测,随后由居委会开具了盖有公章的“情况说明”。
医护人员为小区居民采样由于是二孩,张女士不愿占用宝贵的120急救资源,决定由丈夫自驾前往红房子医院。
记者看到,这份“说明”写了李先生一家三口的身份信息、缘由和需求,还有自驾车的车牌号,是封控期的“特殊通行证”。
8:30,李先生载上妻子和10岁的女儿,带着证明,经民警同意,9时许顺利到达医院,完成B超等一系列检查,妻子和胎儿都很健康。
10:30,李先生一家三口已回到小区。
他说,4月4日对2000多万上海市民来说是难忘的一天,也是充满温情的一天。
记者杨江普陀区 长风三村“喊楼”嗓子快冒烟今天我和20多名来自全市各系统的党员志愿者在下沉的社区——普陀区长风三村负责协调两千多户、四千多居民的核酸取样工作。
早晨五时半,天空还泛着鱼肚白,大家就化身“大白”在各自的岗位就位了。
长风三村是一个没有电梯的老式小区,高度老龄化,其中8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四百多名,79个门栋完全要靠志愿者爬楼挨家挨户组织,我负责的是“喊楼”与秩序维护工作,虽然很辛苦,嗓子都喊得冒烟了,也处置了不少突发状况。
但令我感动的是,居民们都非常理解与配合。
在志愿者们的帮助下,取样工作快速有序开展。
我相信,没有任何困难可以阻挡英雄的城市,上海加油!记者屠瑜松江区 向阳桥居民区做核酸出门忘带钥匙“邱警官,十万火急,我们小区有个租户早上出门做核酸忘带钥匙了,怎么办?”8时20分,松江区米兰诺贵都小区居委干部王季敏急匆匆地打电话给社区民警邱警官。
邱警官在电话那头说:“这个要找专门的开锁师傅,今天正好附近另外一个小区也有同样的情况,我让师傅忙完,就过来联系你。
”“好的,谢谢,能解决就好!”王季敏马上松了口气。
9时15分许,开锁师傅来后顺利开好。
租户贺先生连忙表示感谢:“给你们添麻烦了!”“没事,后续自己要当心,钥匙不要再忘记了。
”王季敏叮嘱道。
记者方翔虹口区 虹口花苑搬把椅子给老爷爷坐“居民朋友们,前后左右请保持2米距离,打开二维码。
”虹口区虹口花苑的志愿者穿梭在排队的居民中,一边喊话,一边定期用消毒水进行喷洒。
小区今天的核酸检测是7时开始,志愿者们6时就开始集结。
而在凌晨的时候,他们还在讨论如何安排不同楼层居民的核酸检测。
在小区中,有几位居民,因为刚进行过手术等关系,需要提前做核酸,志愿者们一早就到这些居民的楼下,让他们提前下楼做核酸。
一位80岁以上的老爷爷,因为一下子弄不出核酸检测二维码,非常着急,志愿者拿出了一把椅子,让老爷爷坐下来,安安心心去弄。
绝大多数居民核酸检测完成之后,医护人员和志愿者还来到事先预约上门检测的住户那里。
大约在中午12时左右,整个小区的核酸检测顺利完成。
记者吴雪舟徐汇区 鑫龙苑小区帮老人提前打印二维码昨天晚上,徐汇区鑫龙苑小区的志愿者在群里收到消息:“明天上午5时30分集结!”大家立即群起响应。
今天早晨,天刚放亮,20位志愿者就陆续抵达居委会门口,穿好大白,整装待发。
鑫龙苑小区有800多住户2000多居民。
有了前几次的实战经验,大家都迅速站好了自己的位置,动线设计也更合理。
核酸检测人员一到位,志愿者就开始逐栋喊楼,居民有序出门,在志愿者引导下,保持安全距离。
有的老人不会使用手机生成二维码,居委会和志愿者提前搜集打印,在现场发放。
也有的居民不会注册登记,现场也有志愿者提供帮助。
在紧张有序的氛围中,完成了全部居民的采集任务。
记者罗水元奉贤区 绿色家园三顾茅庐叫醒耳背居民“1××号别墅的居民,听力不是很好,请一定要多呼叫,大声呼叫!”今天早上六时刚过,奉贤区绿色家园开始做核酸时,所属泰绿居委会有关负责人钱文佳特意提醒志愿者。
接下来的情况如居委会所料,志愿者拿着大喇叭呼叫,但无论是第一轮“扫楼”,还是第二轮“查漏补缺”,该户居民都没有反映。
第三轮,志愿者发起“总攻”,徒口呼叫、喇叭呼叫、按门铃呼叫、敲大门呼叫……接二连三呼叫声把旁边别墅一熟睡居民都叫醒后,1××号别墅居民才从二楼窗户边探头回应:“听到了。
”一志愿者说,为了这户居民,前前后后呼叫了50多次。
记者陆梓华闵行区 万科燕南园90岁高龄老人乘车前来做核酸“1区全部通知到位”“4片区确认已做过”“9区还有12家没回,我去敲门”……位于小区北侧的篮球场成了临时核酸监测点,两列检测队伍从长边中点呈“人”字型对称排开,两个小时的检测过程中,秩序井然。
9时多,有一列行进的队伍停止了来,一名“大白”拿着测试管走出了场地,在一辆私家车前停下俯下身,动作轻柔,完成了采样。
原来,车内坐的是一对90岁高龄的老夫妻,他们腿脚不便,为了配合检测工作,小辈们便开车将老人送到了场边。
大白走到车边为90岁高龄老夫妇测核酸小区部分居民处于自主健康管理期,物业工作人员开巡逻车送大白上门测核酸得知来自浙江象山的“大白”们零时集结出发,不少居民起身离去前,不忘道一声“谢谢”“你们辛苦了”“你们也要当心”!三周多的封控让居民们成了不折不扣的“中华好邻居”。
大家自发成立了86人的志愿者队伍,谁有空就报名上岗,参与服务。
9时30分,随着志愿者群中的汇总数据不断更新,万科燕南园小区500余户家庭共1500余人核酸检测接近尾声。
记者马丹闵行区 名都古北一声声“谢谢”不绝于耳“不怕不怕,嘴巴长大说:啊——就像吃颗糖一样哦。
”今天9时左右,来自宁波的医护人员刚结束别的小区的采样,就赶到闵行区名都古北小区。
做完消毒工作之后,他们迅速分成三组开始采样。
为了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名都古北小区的采样采用了“居民不动大白动”的方式。
居民们按序依次下来排队,有刚过一岁的小婴儿,也有坐着轮椅的老人家。
在现场,记者听到最多的两句话就是:医护人员面对孩子温柔的提醒“宝宝不要怕,一点也不吓人哦”和居民们一声声发自内心的感谢“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记者赵红玲浦东新区 证一居委居民不移大白移我们这边是居民一家一户下楼,大白乘车就近检测,只为减少感染风险。
志愿者都是来回奔波组织,任劳任怨。
每到一个点,就要搬一次桌椅、电脑、打印机等,到居民家接一次电源。
有时候网络不好影响电脑连接登记资料,有时候碰到居民抱怨,大家就一再解释。
碰到有些居民磨蹭的,志愿者一边一遍遍呼叫,实在急了就几个人一起喊,大家似乎都没上过厕所,更没有喝过水,春日暖阳下,大家用心用情守护着自己的家园。
记者杨玉红浦东新区 龙阳居委感恩有你今天一早,小区业主群内热闹非凡,纷纷讨论:该如何感谢支援上海的医护人员?有人建议,在小区门口的电子显示屏上投“感谢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有人建议,孩子画一幅画送给医护人员;还有人倡议做完核酸后戴上口罩,微笑地对他们说一声:谢谢!最终,大家一致选择:口头致谢,既有诚意,又符合防疫措施。
在核酸采集点,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成为今天最美的记忆。
记者徐驰浦东新区 黄山新城七旬楼组长坚守一线今天5时30分许,家住浦东新区金杨街道云山星座苑小区7号楼的楼组长林娣阿姨就开始忙碌起来。
她早早起床,下楼来到居委,等待统一安排。
换好防护服之后,她立即开始忙碌起来。
“今天我们做核酸,是‘一户一管’,请大家注意……”小区虽然不大,但在核酸检测现场,林娣阿姨需要维持秩序,提醒居民保持安全距离。
同时,她还不时地指导老年居民们提前打开健康码,引导做完检测的居民有序退场……每次做核酸,她都要忙上一上午。
这样的“工作量”,对于一位年近7旬的老人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不过,林娣阿姨表示,疫情以来,她就一直在小区里做志愿者。
“只要居民们需要,我就会一直坚持做下去。
”记者李元春静安区 临汾名城“内卷”的志愿者名额这次做志愿者,让我最有感触是,当防疫志愿者也是有些“内卷”的。
每个志愿岗位的名额一出来,几秒钟就被抢光。
我家所在的汾西路88弄临汾名城小区,在4月1日封闭以前就成立了志愿者微信群,有近100位居民报名成为志愿者,居委根据需要分成了巡逻组、快递组、配药组、核酸检测引导组等,每天在群里发布任务。
我成功地在第二天和第三天抢到名额,成为快递志愿者和核酸检测志愿者。
今天上午,我自己做完核酸后,就作为志愿者上岗了,组织居民有序排队,维护秩序。
很快,我们小区顺利地完成了今天的核酸检测任务。
下午,我继续当“快递小哥”。
在担任快递志愿者时,我还遇到过一个小插曲:一个“叮咚买菜”小哥忙中出错,把一份属于汾西路880弄的菜放到了我们88弄小区来了。
担心那边居民收不到菜而着急,我一面赶紧联系叮咚买菜客服,一面注意后面有没有快递员来送货。
恰好没多久,就有另一名叮咚小哥前来送货,于是我请他帮忙处理这份送错的快递,小哥也很热心,主动表示把这份快递送到880弄。
记者江跃中静安区 阳城贵都小区昨夜今晨“连轴转”“昨天晚上10时多,江苏张家港送来的蔬菜到了,我们这些志愿者挨家挨户去,再送到每户居民的门口,有不少忙到了今天凌晨。
一早又起来赶到核酸检测点位上岗,只睡了没几个小时,他们真是太辛苦了!”静安区彭浦镇阳城贵都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陆欣,连连向记者夸奖小区的这些“干将”,昨夜今晨“连轴转”,100多位志愿者又要忙着保障居民生活,还要为核酸检测“站岗放哨”。
临近中午12时了,正在核酸检测点进行扫码的志愿者朱国斌,已经干了几个小时,他说:“为了尽早取得抗疫胜利,再累也是值得的”!番外篇新民家属冯叶欣杨浦区 申润江涛苑包干到楼层 秩序有保障我们楼里的居民虽然居住多时,但大部分人互不相识。
在紧急组成志愿者队伍后,通过前期核酸检测、发放抗原试剂板以及政府大礼包的工作,很快摸清了大楼住户底数,为今天的全体核酸检测打好了基础。
一大早,志愿者们仍不断优化着每户人家的电梯乘坐秩序、核对居民核酸二维码的生成情况、实时观察着核酸检测点的人流情况。
7时50分许,楼组长宋阿姨通过微信发送语音:“轮到我们楼啦!依次从高层至底层,开始核酸检测!”守候在自己所包干楼层的志愿者开始逐一敲门,以户为单位“波次”轮候。
各户人家,一户一梯,间隔2米,有序递进,最终到达核酸检测点进行检测。
各户人家在检测结束后,由楼组长宋阿姨在大门口逐一核对,勾划住户核酸检测完成情况。
不到2小时,大楼内200多名住户通过居委及志愿者队伍的有效组织,顺利完成了检测。
市民素质与社区自治有效结合,转化为核酸检测现场的秩序井然,有条不紊。
金海岸工作室图 文 | 郭文才 杨 江 屠 瑜 方 翔 吴雪舟 罗水元 陆梓华 马 丹 赵红玲 杨玉红 徐 驰 李元春 江跃中 冯叶欣视频制作 | 李一能编 辑 | 陆佳慧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臭气熏天、乱接水管……屋顶上搭建“菜园子”引发邻里矛盾(农村水管接到室内) 下一篇:天燃气热水器选购注意什么 天燃气热水器的禁忌是什么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设计 装修公司 别墅装修设计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