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硅藻泥大势已去,消费者选择硅藻泥的少了。
事实上真是这样吗?为此我们走访了多家硅藻泥专卖店,采访结果令人意想不到。
居然之家的硅藻泥与乳胶漆和壁纸壁布同在一个楼层,说实话整个商场的确见不到多少消费者。
但来到硅藻泥店面,还真有顾客在咨询。
为了不打扰导购员售卖,我们也只是伪装成消费者,暗自观察一买一卖的过程。
虽然询价、选图、定套餐的过程的确有些漫长,但用导购员小李的话说,“再用这么长时间,只要成单,就值了”。
送走成单的顾客后,小李终于有空喝口水,刚刚成单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得知我们的来意后。
出于导购的能言善辩,小李对我们的问题知无不言。
Q:硅藻泥难卖吗?A:现在这年头,啥不难卖啊!别怪我说话直,整个商场现在一共也看不到几个人,但是刚才我就卖出一单啊,而且还是全屋硅藻泥。
Q:刚才成单是意外的惊喜吗?A:其实不意外,这位顾客今天已经是第二次来到店面了,这就说明他们已经非常认可硅藻泥的产品了。
我们只需要帮助顾客了解硅藻泥怎么搭配才能更好看,让顾客知道硅藻泥的好不仅因为功能性,也因为高雅耐看的美观性,成单就不是难事了。
Q:未来两年,有转行的计划吗?A:转行是肯定没有的,如果这里干不下去,可能接着换一家硅藻泥卖。
大多数卖完硅藻泥的导购很少再去卖别的产品了,工作不光为了赚钱,身体健康更重要,整天呆在店里,硅藻泥的健康环保性还是有保障的,其他产品真的有点信不来。
出师顺利,走第一家就打脸了文章开篇的论断。
于是转战到建材街的硅藻泥独立门店,店里更是一片欣欣向荣,原来正在做“小区团购活动”。
我们又伪装成小区业主,入座聆听。
店内工作人员给我们看了小区里的样板间,看到最后人家才告诉我们这根本不是什么样板间,这是人家老板为了开辟小区市场,特意做的场景化“样板店“。
所谓“样板店”就是在小区里买一户房子,全屋装修后供业主随时参观,当然,硅藻泥肯定是重头戏,全屋都是。
但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全屋搭配设计的硅藻泥竟然比商场专卖店里展示的样板墙不知道好看多少倍,说实话,这设计这格调,丝毫不逊于高端地产商样板间的高雅精致。
在当天的活动现场,大约有30组家庭,样板店里的8位导购全部忙得不亦乐乎。
活动还没结束就定下了5组,现场过于火爆,我决定先撤了。
走完两家我还是不死心,毕竟才两家,没办法代表整个行业的状况。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我断断续续走了大小建材市场近20家硅藻泥专卖店,与十多个一线硅藻泥导购员聊了很长时间。
其中一个从事硅藻泥销售最长时间的店长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她说:“卖硅藻泥已经十年了,与前几年相比,今年销量的确不是很好,这其中原因有很多。
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的信心,好东西一定有市场,消费者一定会认可的。
我在这家店十年了,为什么我一直没走,一个是因为产品好,我自己认可,愿意推荐给顾客,销售没有负罪感。
再一个是售后问题不多,相反时间长了还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回头客,有的客户自己用好了,第二套、第三套房还会继续用硅藻泥,也会给我们介绍新顾客。
有时候我都不知道这顾客是打哪来的,进店不一会儿就签单,所以我们经常开玩笑说卖硅藻泥是“天降大单“几率最高的职业。
其实被客户认可对销售来说是最大的成就感,工作起来也比较开心快乐。
当我还在犹豫要不要继续走访时,朋友的话倒是惊醒我了,他说:“下这论断的人是谁?这论断又有何论据?为了一个不知从何而来的说法,就去调研有必要吗?”思来想去,的确是这个道理。
硅藻泥是健康壁材的代表,我想只要人人都向往健康,硅藻泥就有其市场。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亲自走访调研,我非但没找到”硅藻泥大势已去“的迹象,反倒觉得硅藻泥似乎正方兴未艾,前程市场不可估量!势,不在“有人说”,而在“客户说”。
全民健康需求大势之下,硅藻泥导购员的信心自有其道理,而回头客现象也自有其原由。
朋友说的对,我没必要去为一个不知从何而来的“有人说”大张旗鼓的调研。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其实也特别感谢这次调研,可能人对事物的了解也需要某种机缘巧合吧,我甚至很庆幸这次与硅藻泥的机缘。
从某个瞬间开始,我已然从一名建材行业的记者,变成一个为自己、为家人健康而义无反顾要摒弃谣言和偏见,力挺硅藻泥的普通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