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那些年老外眼中的中国刺绣18世纪时的欧洲曾经兴起了长达百年的“中国热”。
好一部分欧洲人如醉如痴地欣赏和赞美中国文化,并将中国看作是世界上最理想的国度。
当时「中国」这俩字在欧洲,就如同今天的爱马仕和香奈儿。
一切有关于中式文化都被喻意着无尚的美好,当中就包括茶叶、丝绸、瓷器以及刺绣。
时至今日,刺绣在国外仍拥有很高的声誉,在外国人眼里,刺绣是中国文化。
二、 传世千年的手工艺术刺绣是中国民间的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已有二三千年历史。
目前传世最早的刺绣,是长沙楚墓出土的两件战国时期绣品。
其针脚整齐,配色清雅,线条流畅,将图案中的龙凤及瑞兽,表现得自然生动,充分显示出楚国刺绣艺术的成就。
后来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刺绣的样式与技法更是多种多样。
三、 刺绣也在与时俱进战国这时期的刺绣技法一般是辫子绣针法。
前面提到的战国楚墓绣品,就是用辫子绣制作而成,标志着此时的刺绣工艺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
汉代由于经济繁荣,汉代的织造业尤其发达,并早已成为民间妇女的普遍劳动。
而权贵等级的显现,逐渐让不同身份的人,开始区分起了刺绣的种类。
唐代从技艺来说,唐代除了运用传统的辫绣外,还采用了平绣、打点绣、纭裥绣等多种针法。
受宗教信仰影响,当时的刺绣工艺除了作服饰用品外,还绣作佛经和佛像,开始更多元化。
宋代宋代的手工刺绣产品质量极高。
徽宗年间甚至设立了绣画专科,使绣画分类为山水、楼阁,人物、花鸟,从而培养出更多刺绣人才。
绣画在此发展至最高境界,进阶成为艺术欣赏。
明代明代先后产生了号称“四大名绣”的苏绣、粤绣、湘绣、蜀绣。
而上海的露香园顾绣,是当时最出名的刺绣大家,甚至相当于当时刺绣的代名词。
清代清代除了有著名的“四大名绣”,还出现京绣、鲁绣等派别。
刺绣工艺的进一步地发展和提高,让所绣物像具有更高的写实性和装饰效果。
虽然历代的刺绣作品层出不穷,可偏偏难以长久保存。
流传至今的古代刺绣大多颜色脱落、变色,或已经开始腐烂。
正因如此,古代刺绣的价值远超过其它收藏品。
四、 我们身边的刺绣清朝后期开始时局动荡,直至解放后的文革运动,刺绣行业几乎停止了前进的步伐。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让年轻人的个人时间成碎片形式。
工业的进步、文明程度的提升,让女性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刺绣便不在是女性谋生的劳动形式,从而渐渐离我们远去。
有趣的是,近几年DIY热潮的兴起,让它再次进入我们的生活。
可这次的相遇,与从前还是很不一样的。
人们无法像当初一样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钻研,所以选择了更为简单的针法技巧与表现形式。
倒针绣、回针网格绣、菊叶绣、玫瑰绣、劈针绣、立体叶子绣、卷针绣。
掌握住这七种常见的简易针法,就差不多能缝一个简单的作品了。
除了简化,引入更多元化的技巧也是与时俱进的做法。
十字绣一直广泛流行于欧美及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现代的它在国内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正是因为它易学易懂。
再复杂的作品只要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图案对应线号缝制,辅以耐心就能完成。
因此能广泛流传,并受到不同年龄层的人喜爱。
现在的手工爱好者,真正以之谋生的仅仅属于少数。
多数是希望能在参与制作的过程中,陶冶情操、享受生活。
虽然形式与意义有所改变,可不变的是人们想要记录美的心。
美好的事物,都值得我们通过不同的艺术方式记录下来,你的方式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