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指出,坚定不移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时尚、高端装备、信息、旅游等产业做大做优。
今年25岁的张倩雅是浙江耐特利尔时装有限公司的一名设计师,这几天,她正在为公司旗下品牌Y’min设计冬款服装。
画设计稿、找制版师、出样衣,张倩雅按照自己的节奏走。
一般很少有老板让设计师自己定稿,可张倩雅的老板却对她说:“你放手去做吧,不用给我看。
”这背后,是老板对张倩雅的信任。
2年前,中国美术学院毕业的张倩雅参加了“真皮标志杯”中国国际皮革、裘皮服装设计大奖赛决赛,老板对这位设计师十分欣赏,还在比赛期间,便向她伸出橄榄枝。
老板果然没看错,张倩雅获得金奖。
今年的时尚周上,Y’min品牌压轴登场,53套服装全部出自张倩雅之手。
参加比赛获得企业家赏识,作品登上全国舞台,年纪轻轻的张倩雅是全海宁2000多名皮革服装设计师中的一个幸运儿。
正当张倩雅在设计冬款服装时,海宁圣易凯莱服饰有限公司的老板黄建国也在忙着“消化”订单。
今年7月初,他参加了时尚周的服装展,拿到了100多万元的订单。
“这个成绩超出想象,服装展是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还能认识优秀的设计师,明年我会继续参加。
”黄建国说。
而为设计师和皮革企业搭建平台,展示自我、提升自我,正是皮革城以“设计驱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皮革产业是全市‘三大’产业之一,皮革城又是全国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皮革、裘皮专业市场,设计是皮革产业的命脉,可以说,谁拥有皮革产业的创新设计,谁便占据了产业价值链的顶端。
坦率地说,十年前的皮革城,在皮革产业的设计领域没有太多话语权。
为了这个话语权,这十年来,皮革城频频出招,为设计师搭建了平台,让他们在此向全世界“发声”。
这让设计师得以借助平台“自由飞翔”。
今年的7月1日至7月6日,第八届皮革时尚周和第22届海宁中国皮革博览会同期举行,短短6天的展会中,有15家品牌企业举办了品牌发布会,发布1200多套服装,吸引了近1.6万人次专业观众观演,69家皮革企业带着最新设计的皮革服装参加展会,吸引国内外专业客商、买手4万人次。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中国时装设计界最高奖“金顶奖”的获得者——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著名设计师武学伟举办了品牌发布会。
展会上,还举办了第十八届“真皮标志杯”中国国际皮革、裘皮服装设计大奖赛决赛,从近千位报名的设计师中经过层层筛选,29位设计师登上了大奖赛的舞台。
当站在领奖台上时,金奖获得者佘望瑶很激动,“服装设计,从设计、制版到成衣,有太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参加这次大奖赛,对我们这些年轻的设计师来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和学习的过程,不仅历练了能力,更提升了技艺。
”佘望瑶说。
而设计公司背靠大山来“登顶”。
走进皮革城风尚中心,设计大楼、工业设计大厦和设计师一条街映入眼帘,这里聚集着105家皮革企业,600多名设计师。
2011年11月,位于品牌风尚中心的海宁皮革产业设计基地被认定为浙江省级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与省内11家设计基地同台比武。
为此,皮革城制定了三年计划,从政策扶持、转化成果、组织活动等方面加快培育设计企业。
2012年,基地内的设计师孙海涛还只有一间工作室,在搭上“三年计划”的顺风车后,皮革城帮助工作室申报公司、减免租金、奖励创新。
2014年5月,海涛时尚创意被评为浙江省“省级优秀设计企业”。
从工作室到“省优”设计企业,只花了三年不到的时间。
山高人为峰,未来,孙海涛将背靠皮革城这座大山不断向“顶峰”发起冲击,目标直指童装街的顶级品牌。
截至目前,基地已培育省级优秀工业设计企业1家,嘉兴市级2家,海宁市级2家,在历年的全省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评比中,海宁皮革产业设计基地均名列前茅,2013年度更是拿下“一等奖”。
时尚周、博览会、服装展、大奖赛、原辅料展,每年皮革城组织多场展会和比赛,同时,组织设计师去法国、意大利、英国等皮革行业最发达的国家免费培训,与清华大学、中国美院等高校合作,为设计师们搭建好平台。
设计师们借助这一平台,促进设计成果转化,接受市场考验,最终产生效益带动产业发展。
这组数字交出了漂亮的答卷:2014年,总部市场全年客流608.6万人次,成交额138.12亿元。
更令人欣喜的是,这些数据每年都在增长。
接下来,2016至2017年皮革流行趋势发布、2016时尚周、皮革博览会等“王牌项目”将继续推出,制版大赛、真皮标志杯大奖赛也将为全世界的设计师们敞开舞台。
“2011年海宁皮革设计师协会成立可以说是‘设计师元年’,经过几年来的培育和发展,设计已经和皮革产业全面融合。
”中国皮革协会副理事长、海宁中国皮革城董事长任有法这样说道。
设计驱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驱动设计,这是相辅相成的一种逻辑。
这几年,皮革产业发展迅猛,已有不少海宁设计师走出国门接轨国际。
相信,有了现在踊跃的‘走出去’,明天将会有更强劲的‘引进来’,共同驱动海宁皮革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