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装甲钢作为任何坦克的结构基体(包括现代坦克),它的性能对坦克防护性的影响非常大。
需要防护住高速飞行的炮弹的攻击,装甲钢拥有非常高的强度,那么坦克用的什么钢?在常用的钨钢和锰钢这两种高强度钢里坦克会使用哪种呢?其实在现实世界里,这两种钢都不是坦克的主要材料。
因为装甲钢不仅需要高强度,还需要很多其他方面的性能,而单一的高强度钢并不能满足坦克的需要。
资料图装甲钢理论初步形成的二战时期,反坦克的主要弹种是普通穿甲弹,靠弹丸和动能穿透装甲,而有时大口径榴弹炮也会被用来攻击坦克。
那时的理论强调高硬度和韧性,高硬度钢在穿甲弹撞击时会将弹丸撞碎,动能被碎片散开后失去了穿甲能力。
而高韧性的钢可以保护坦克在大口径榴弹爆炸产生的强烈冲击下不被撕碎。
因此那时主要是采用高含量合金钢为基体,用淬火和渗碳工艺控制钢内碳元素以制造表面强度高,内里韧性高的装甲,就能起到对传统穿甲弹和榴弹较好的防护。
但这种钢合金含量太高,因此匀质性和工艺性很差。
资料图二战后期,合金元素的匮乏让各国开始探索低含量钢,并提高它们的匀质性和工艺性。
但之后因为复合结构崛起、战后生产的钢内合金元素含量下降和和坦克产量降低,导致这些资源不再匮乏,低合金钢装甲的发展放缓。
同时理论的发展证实,只靠调整钢内各种元素含量不能获得足够性能的钢材料,因此现代装材料的主要系列还是传统的钢材(包括锰钢但不使用钨钢),但是通过精密冶炼工艺控制钢内杂质元素含量,才能制成更强大的坦克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