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九十年代初,北京的名片是什么烤鸭,天安门,长城,故宫等等,还有一张名片我觉得应该是黄“面的”吧,那个时候北京的出租车面的很多很多,十块钱十公里,之后一块钱一公里,打面的绝对是经济实惠的典范,大家抢着打。
记得有个广告,一帮人抢着打出租车,面的刚停下来,一群人蜂拥而上,哪哪哪去吗?司机连连摇头。
(那个时候是没有拒载投诉吗?也没有五星差评吗?这个我忘了。
)后面一个女的跳着脚喊:“我去三环家具城”司机说:“上车”,之后跟着说了一句,“这家具城我一天跑八趟。
”这个记忆不知道你们还有吗?还有那个时候流行看电视剧“包青天”。
就流行一个俏皮话,好像这么说的。
张龙赵虎开飞机,王朝马汉打面的,展昭腰里别着BP机,气的包公直拉稀。
可见当时这样小面的受欢迎程度是家喻户晓。
这个是天津大发的一段广告,仔细回忆一下,我把面的质量从最差到最好排个名,如果大家觉得说不对可以反驳。
柳州(两缸摩托车发动机的那种)、吉林、天津大发(好像也叫华利)、昌河、松花江。
当然那个时候还有皇冠车,这些应该都是90年代北京纯真的记忆。
车情之“丰田皇冠MS132和JZS133”。
再来一段小视频,看看北京的马路。
红色夏利看见了吗?黄色的昌河呢?还有奥迪C3。
红夏利我今年在二手车市场见到了,也算稀有汽车了。
这是我在北京一次老车聚会上看见的红大发。
游记之“参加潘哥和安哥的老车聚会”看看大发的内饰,是不是很质朴,没有安全气囊。
这是我最近见到的天津大发,感觉好亲切的。
看看那个时代的新闻,介绍汽车的。
游记之“参加万人迷董哥的中古车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