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架是专为陈放古器文玩的架子。
如图所示,其特点是框内高低错落形成大小不等的若干个小格,格内陈放古铜、瓷器,或玉山子,或珐琅等炉、瓶、樽、彝之属。
陈设于书房、客厅,为室内增添典雅清新的环 境和气氛。
清代中期绘画及版画中常有描绘,清初以前资料未见。
据史料记载:北宋大观年间,宋徽宗命王黼等编绘宣和殿所藏古器,名日《宣和博古图》,计三十卷。
随着思想观念的发展演变,至清代雍正时期,凡前代古器均被视为祥瑞名物,遂将其视为祥瑞之物,用其装饰家具。
据此推断,博古架是清代雍正至乾隆时期出现的新品种《宣和博古图》博古架主要是由基座和格架两部分组成。
一般情况下,基座的平面尺寸比格体略大一些,主要是为了使架体趋于稳定牢固。
格架又分为外框和芯子,芯子比外框要小一些,外框的形状和尺寸要因空间的大小而定,有扇形、长方形、马蹄形、扁方形等。
芯子的形状一般有圆形、梯形、凹形、凸形等,由大小不一、形状规则的几何图形组合而成,错落有致,虚实相生。
接下来我们就来赏析几种现代常见的仿古大红酸枝博古架。
大红酸枝(交趾黄檀)内圆外方博古架此博古架外方内圆,颇为庄重大气,气势恢宏。
正面观之,左右对称,大小孔洞皆有,穿插有序,富于变化。
柜格缘边皆起阳线,平滑匀细,雅致灵秀。
架面两端透雕蝙蝠,寓意福在眼前。
自上而下既有带门之“柜”,又有无门之“格”,大小不同,长短各异,错落排布,别致空灵。
下设双柜,硬挤门式,各柜门板,沉穆秀丽,质朴韵深。
此博古架通体雕饰无多,疏简之间,良木之天生丽质,尽得彰显。
此大雅之器,乍看无奇,而触手摩挲、凝目细品之下,便得韵致无限而雅思联翩,而后知【大制无割,大巧不工】。
大红酸枝(交趾黄檀)内圆外方雕花鸟博古架此博古架由大红酸枝所制,外方内圆,颇为庄重大气,气势恢宏。
正面观之,左右对称,大小孔洞皆有,穿插有序,富于变化。
自上而下既有带门之“柜”,又有无门之“格”。
柜门等处浮雕花鸟纹样,勾连穿插,繁而规整。
两柜各半圆合而完满。
雕工流畅,造型设计精妙至极。
若置于宅中一隅,内装赏玩之物件,甚是古雅。
大红酸枝(交趾黄檀)回纹博古架一对成双成对的博古架已是现代中式家居人们首要选择的家具之一,不仅能为家里增添古韵气息,更能体现使用者的文化涵养,博古博古,博古通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