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以下简称“北京建材总院”)获悉,2021年,北京建材总院在北京金隅集团统一部署下,深入践行“四个发展”战略理念,加强科技创新资源优化整合,积极推进科技创新综合体和生态圈建设,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创新活力,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科创产业迈入发展快车道。
2021年,北京建材总院完成了对天津院、河北院科技资源的优化整合,“十四五”创新发展强势起步,打造了三条与集团产业链相匹配的科技创新链,水泥及环保产业科技创新链、混凝土及新材料产业科技创新链、绿色建材及绿色建筑协同科技创新链。
北京建材总院党委书记王肇嘉表示,在“卡脖子”技术攻关方面。
该院开发了协同处置飞灰钾钠盐精制提纯技术,在琉水实现工业化生产,属国内首次;开发了高活性贝利特水泥熟料,在琉水实现工业化生产;开发了钒钛矿渣资源化利用技术,解决了当前大量使用尾矿砂时粒级不合理、容重过大的问题,已在唐山冀东资源公司实现工业化生产;开发了细骨料水分在线检测装备、智能巡检机器人、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与运行负荷智能分析系统等智能装备和信息化系统,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利用自主研发的数字化矿山管理系统,实现智能化配矿、产装运工作量自动采集和信息化能耗管控。
依托北京金隅集团重点科技项目《四元特种水泥熟料生产与应用技术研究与示范》,北京建材总院开发了新型低碳四元体系胶凝材料制备技术,熟料比普通硅酸盐熟料烧成温度降低200℃,按普遍吨熟料碳排放870kg、吨熟料能耗105kg标准煤计算,分别可降低吨熟料碳排放220kg、吨熟料能耗20kg标准煤;并开发满足80%建筑节能标准的精准装配预制混凝土构件,已应用于通州副中心古月佳园、万科未来城、海淀安宁庄等多个工程项目。
作为项目牵头单位,北京建材总院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京津冀水源涵养与大宗固废资源化应用示范》;揭榜中国建材联合会《水泥窑炉烟气二氧化碳催化转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
2021年,北京建材总院新申请发明专利38项,获得新授权发明专利26项,其中PCT专利1项;新立项标准28项,编制完成国标10项,行标8项,地标2项,团标9项;3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其中《地下工程及加固工程用喷射干料的研究及应用》《复杂工业磷石膏高质利用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成果总体达到先进水平。
2021年,北京建材总院科创产业迈入发展快车道。
王肇嘉指出,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创历史新高。
2021年该院京津冀三地实现检验检测认证经营收入同比增长19%;完成利润同比增长23%。
检验院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为首都提供“四个服务”的能力不断提升,承担了冬奥重点项目工程检测任务。
设计与工程服务产业实现历史性突破。
2021年河北院充分发挥水泥创新链整体优势,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7%。
王肇嘉表示,2022年,北京建材总院在科技创新方面,将深入贯彻集团《“1+N+X”科技创新综合体建设方案》,扎实推进《科技创新攻关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不断完善“1”“N”“X”联动融合运行模式,加强“1”对“N”“X”科技创新动力支撑。
在科创产业发展方面,不断加大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市场开拓力度,大力发展设计与工程服务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