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典建筑起源可追溯到古罗马时期。
罗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以前的罗马处于氏族部落时期,以后经历了共和国时期(公元前509年—前30年)、帝国时期(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
古罗马风格建筑330年,居士坦丁打的迁都拜占庭,即今天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改称君士坦丁堡。
4世纪,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罗马帝国。
西罗马帝国仍以罗马为都城,而君士坦丁堡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史称拜占庭帝国。
君士坦丁像拜占庭帝国前期,皇权强大,拜占庭文化为了适应皇室贵族和经济发达城市的要求,世俗性很强。
当时大量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遗产被保留和继承。
受地理位置的影响,它也汲取了波斯、两河流域等地的文化成就。
其建筑在罗马遗产和东方丰厚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拜占庭体系。
拜占庭风格建筑4世纪—6世纪是拜占庭建筑的兴盛时期,当时的罗马皇帝君士坦丁按罗马的样子,动用了全国的力量大力建设君士坦丁堡。
在这一时期,还培养了好几批建筑师。
建筑的形式和种类十分多样化,有城墙、道路、宫殿、广场等。
由于基督教为国教,所以教堂的规模越建越大,越减越华丽。
如规模宏大的圣索菲亚教堂就是帝国在极盛时期的建筑。
圣索菲亚教堂圣索菲亚教堂内部拜占庭建筑最大的特点是穹窿顶的大量应用,所以几乎所有的公共建筑,尤其是教堂都用穹窿顶。
而且建筑具有集中性,都是以一个大空间为中心,周围许多小空间围绕,而这个高大的圆的穹顶就成了整个建筑的构图中心。
圣索菲亚教堂穹顶拜占庭建筑到了7世纪以后,由于外敌入侵,国土缩小,规模大不如前,形式向小而高的方向发展,典型的拜占庭式中央大穹窿也没有了。
本期就聊到这,欢迎关注,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