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尔德说:爱自己是终生浪漫的开始。
作为女性,我爱家庭、爱工作、爱生活,爱父母、爱丈夫、爱孩子,却唯独忘记了爱自己。
特别是当了妈妈以后,三年的时间,无后援带娃让我心力交瘁。
看到镜子里额角已经变白的一缕头发、黯淡无光的皮肤,还有脖子上多出来的几条深深的皱纹,像是老了十岁。
比快速衰老更可怕的是时不时就会崩溃、还要努力压抑着的情绪。
难过无助时想哭,但只能在深夜宝宝睡了的时候;因为家庭琐事生气时要努力控制着情绪,要忍住不能在孩子吵闹时把火发在她身上……浪漫?爱自己?这几个字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了。
我像一个没加润滑油的老旧机器,拼了老命一样地运转着。
除了宝宝偶尔回馈给我的温暖,我感觉我的日子是冰冷的、黑暗的,我的内心满是怨恨和沮丧。
《爱的练习:女性自我成长手册》(以下简称《爱的练习》)像是厚厚云层里照出来的一束光,提醒我“爱人先爱己”。
书中的原话是:你不能从空杯子里倒东西。
自我关爱是我们人生的养料。
这本书是个带有引导作用的心灵手账本。
全书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解释什么是自我关爱,以及为何要学会自我关爱;第二部分是练习手册,帮助和引导我们如何进行自我关爱。
自我关爱的反面是自我批评、自我破坏和自我消耗,它们就像孪生的三兄弟,形影不离。
记得有一次我因为对孩子他爸“甩手掌柜”的行为心中有气,刚好这时宝宝扯着我的裤腿不停地叫妈妈妈妈,当时我正在往杯子里倒水,我重重地把杯子放到桌上,朝宝宝吼:叫什么叫?你又要干嘛?我想我永远也忘不掉当时宝宝惊异的眼神。
我知道我错了,不该冲她发火,特别是当我发现她另一只手里攥着的是一粒玉米,她很可能是想要把这颗玉米喂给我吃时,我懊恼、自责,觉得自己很没用,只会冲着弱小发泄怒火,我一无是处。
这种自我批评让我看不见自己身上的优点,即使从那以后再也没有把不满情绪转移到她身上,我还是觉得自己很没用,控制不住自己总是往外冒的不满情绪。
看到别的妈妈们带娃都带得那么轻松自如,我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无能。
然后我就有点儿“自暴自弃”了。
暴饮暴食导致体重飙涨我也满不在乎,偶尔被别人以为我是孩子的奶奶我也不难过了,反正我自己都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了,还在乎别人怎么看么?自暴自弃其实就是典型的自我破坏,与此同时我还开启了“内耗模式”。
明知道暴饮暴食不对,但没有管住嘴,等看到体重秤上升的数字时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自责;明知道良好的外在形象对孩子的自信心有正面作用,但又懒得护肤打扮,想起这样不好时又开始自我批评。
这个循环不打破,我陷在里面永远也出不来。
打破这个坏循环的关键在于:自我认同。
《爱的练习》中说:“生活中最大的敌人,有时就是困在思想围墙里的自己。
过去的创伤和挑战在我们脑海中反复上演批判的戏码,让我们的大脑充满自我怀疑和不安全感。
”过去的再好或者再坏,都已经过去了,将它们留在昨天吧!一觉醒来,今天又是一个崭新的自己。
别再和自己过不去,要知道,即使是圣人,也有做不到或者犯错的时候,知错能改就行。
以下这几句话,说给自己,也说给每一个缺乏自我关爱的女性朋友们听:• 凡事尽己所能,就够了。
跟昨日的自己相比,今天更好一点点就是成功。
• 我可以犯错,错误是成长的正常组成部分。
• 我就是我,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
无论如何我都是值得被爱的。
• 我的身体承载着我独特的灵魂,要关注它、保护好它。
• 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我,没关系,我也做不到喜欢所有人。
前面说过,《爱的练习》是带有引导作用的心灵手账本,书中关于自我关爱的概念部分只有23页(第一部分),剩下的全部都是引导练习的部分。
书的质感很好,我跟随书中提示做了练习和记录,并标注了日期。
这本书我会一直留着,经常练习并对比自己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