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肖莹佩 李志强在成都高升桥东路一家火锅店门口一个2米长的爱心冰柜很醒目2017年的夏天“爱心冰柜”还只是一张小桌子6年多的时间里有越来越多市民加入进来主动捐水“爱心冰柜”也逐渐成为周边户外工作者的休憩补给小驿站“只要店还在冰柜就会在希望爱心一直传递下去”现在的“爱心冰柜”是由一个爱心机构捐赠的大冰柜。
“爱心冰柜”已开张6年2017年夏天开张的“爱心冰柜”,最开始只是一张小桌子。
那时,常有环卫工人在路边休息,他们主动招呼大家进店,并免费提供茶水、面条。
见很多人不好意思,火锅店老板黄明便将水摆在外面桌上,立上牌子请自取。
最开始的“爱心冰柜”,是一张小桌子。
夏日提供冰饮,冬日还有姜茶,口口相传下,这里逐渐成为周边户外工作者,以及公交车司机们的休憩补给小驿站。
小木桌,变成店里闲置的单格立式冰箱,再“长大”为现在的2米大冰柜,可放300多瓶矿泉水。
“每天早上9点开店时,厨房会把水准备好。
”火锅店店长贾雪峰说,最近成都高温,下午3点左右他会再给冰柜补一次货。
在店里干了10年,他和店员们对老板的善举都非常支持。
“他以前得到过别人的帮助,也想把爱心传递。
”每周都有爱心人士主动捐水去年夏天开始,贾雪峰早上打开冰柜时,经常会发现,矿泉水变多了。
他并不惊讶,“知道的人多了,每周都有人过来捐水,来不了的,就捐钱。
”有两个故事给黄明的妻子赵春艳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爱心冰柜旁边,有一块“免费吃面”的牌子,醒目地写着:“如果你现在遇到困难,或者在成都还没找到工作,你可以进小店,告诉服务人员:‘麻烦你煮碗面’,吃完直接走就是,不必客气!”前几天,一位年轻男子路过,走进店里轻声要了一碗面。
“他刚辞职还没拿到工资,新工作正在找。
”免费吃了几天面后,这名男子找到工作,当他拿到工资,专门回来,买了几箱水放进冰柜。
另一个故事有关“考验”。
一天中午,有市民来要了一碗免费的面,吃完后很快离开。
服务员收桌时,看到碗下压着20元钱,和一张留言纸条: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一碗面,没有之一。
生活不易,爱心传递。
一位市民吃面后留下的纸条。
这张纸条,赵春艳一直都保留着。
今年4月,她还将火锅店临街的部分门面隔出来,直接改造为面铺,“我们发现,有人觉得让火锅店煮面会添麻烦,这样更方便。
”人与人之间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