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他昨天喝多了,项目组聚餐,四瓶的量就喝的整个人都变轻浮了。
10点半给我发信息,怕自己回不来家,让我等着去接他。
我给他打过电话去,那边说话的人,完全都不像他了,他本来的声音很低沉,说话声调是往下压的,喝多了之后,声音特别高亢,声调也变成了上扬,我其实没有见过别人喝多的样子,就觉得那边跟我说话的,是个白痴,特别想笑。
后来接到他,他说在车上睡了一下,意识差不多清醒了,但走路还是晃晃悠悠的,话特别多,看到路上烧剩下的纸屑,就跟我掰扯,这是人家祭祀的,过年回家,也要去给自己爷爷烧纸了。
进小区大门时,前面有个比他高大一些的秃头大叔,他又说,要是那个大叔跟他打架,他肯定能打的过。
回到家,把他扔到床上躺着,我去厨房给他热牛奶,他就一直喊我,你在干吗啊,你又去干吗啦,我只能回来在床边守着他坐着,一边听他像个神经病似的胡言乱语,一边就忍不住咯咯的笑。
“你怎么这么开心啊?”“看你喝的跟个傻子似的,好玩啊!”“你怎么不生气呀?不是应该很凶的训我‘叫你不要喝酒你还非要喝……’”“你担心我会生气吗?”“有一点,怕你嫌弃我满身都是酒味儿。
”“那我是不是应该生一点点气啊?”“不要,你不生气特别好,生气了我还要想办法哄你。
” 他用软软糯糯的语气跟我说,我也用像哄小孩子似的语气回他。
其实我从来没有干涉过他任何事,但是很奇怪,他自己会怕我,玩游戏会怕,抽烟会怕,喝酒会怕,然后我什么都不说,他自己就很有节制。
02 他一直说头疼,我就抱着他的头帮他按摩。
早晨6点多闹铃响的,问他可不可以晚点上班,怕他没休息过来。
他问我:“你不想我走啊?”我点了点头,他就没起床,睡到了八点多。
我说,昨天在知乎回答了一个问题,“你的择偶标准是怎样的?”,我就想起了18年2月我发的一条关于择偶条件的微博。
当时发这条微博的时候,真的可自信了,觉得自己说的就是真理,以为自己的择偶观绝对正确没毛病。
我要是早知道两个多月后就会遇见他,自己给自己打脸,无论如何也不敢这么胡说八道,那条微博还得了好多个赞呢。
现在逐条对比起来,发现他真的没有多少符合的。
刚认识的时候,他还抽烟挺凶的,我们第二次彻夜长谈就是在他喝多了满身酒味儿的情况下,搬进来第一天,他玩游戏玩了通宵,我在楼下都听得真真的。
熬夜特别狠,周末几乎都要睡到中午才起床,脾气并不好,凶的时候我真的是不敢吭声,大男子主义也有点儿,只是没到不尊重女生的程度,臭袜子可以堆几十双都不洗,胆子很小,晚上爬山他会害怕,某些方面算是自私,不是人品不好的自私,是为人冷漠的自私,这点和我类似。
但是我发现,如果不是回答这个问题,我其实根本想不起来自己以前还有过那么多要求,如果不这样逐一列出来,也从来没有发现他原来有那么多不符合,因为根本就没有拿任何标尺在他身上量过,他就是他,任何标准跟真实的他比起来,都显得无比轻浮,没有意义。
03 聊起他以前不想跟我谈恋爱的原因。
因为我们才认识了一个星期,就已经发现彼此特别投缘,聊得来,三观合、兴趣一致,我还治愈了他的轻度抑郁,兼了情感导师、瑜伽教练、按摩师等多重身份。
他甚至说,我对他而言就像是另一个世界来的人,阴霾了很久的天空炸开了一条缝,人生中终于有了光,好像是生命中的奇迹,出现的那么刚刚好。
但是我又能强烈的感觉到,他不想跟我谈恋爱,是那种又需要又抗拒的态度,我对他的好,他也是又感激又幸福却又想往外推,那时候觉得,一方面是因为他的性格,惧怕亲密关系,越是渴望的东西,越不敢轻易接纳。
另一方面,一定是我自己这个人,对他而言不够理想,他还期望更好的。
而我自己也比较佛系,觉得这个男孩子不错,我们在一起特别开心,他要是喜欢我,我可以试试跟他谈恋爱,他要是不喜欢我,那我们就做个玩伴,哪种关系都行。
所以两个人就这样,朋友以上,恋人未满的相处了三个月。
我知道他自己心里有执念,有一道坎儿跨不过来,也从来没有催促过,就觉得,他要是能跨过来,那说明他成长了,如果跨不过来,那说明他没有那个好命,爱上这么好的我(也不知道哪来的自信)。
反正大家还在一个屋檐下,我也没有喜欢的人,就把我的温柔都给他,等以后不住在一起,或者我喜欢了别人,那他就要失去我了。
但幸运的是,他跨过来了。
我没有问过他之前是觉得我哪里不够好,但自己心里也大概知道,最主要的是年龄差的问题,刚认识的时候,他看到的我具备的优点,不足以抵消他原来给自己设定的择偶标准的执念。
04 这样说来,其实我们俩都不符合彼此原来的择偶标准,但最后又都把那些标准抛之脑后了。
我以前也一直在思考,遇见真正喜欢的人之前,我们心里的那个标准到底是一种什么存在,它的作用又到底是什么? 明明信誓旦旦的说着,达不到某些标准的人就不可能要,可最后却偏偏会对达不到标准的人动心。
现在大概想通了一点。
我们所谓的标准,大部分都是在过滤一个人外在的东西,外在的家庭条件、学历背景,相貌身高,谈吐习惯,我们的想象力能达到的,也仅仅是这些外在的美好。
而一个人的内在美,是在我们的想象能力之外的,在遇见他,了解他之前,你真的不知道,原来有的人,他的内心真的可以美好的闪闪发光,他对你的那种吸引力,是真的可以闪瞎双眼的,闪到一下子让原来设下的所有条条框框,都显得那么可笑愚蠢,那么微不足道,你会心甘情愿的把它们全部都拿掉,让他这个人在你的心里长驱直入,没有一点阻拦。
就像《怦然心动》里的那句台词: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我脑补了一下小哥哥的心理路程。
我们刚认识的时候,对他而言,我只是一个有点新鲜,有点鸡汤,有点爱思考,他很欣赏的女孩子,但因为没有更深入接触,在他眼里我依然是远远的,像一幅平面画,挺好看,但不够立体,也没有温度,所以他可以轻轻松松就用自己的择偶标尺,把我给比量下去。
他之前说过,以前的我就像是打了马赛克,觉得我很好但看不清也不够真实。
我对他有那么一点点吸引力,但太微弱了,而执念又太强大。
可后来相处的越久,我们的关系越亲密,他真实的感受到我的温柔,我的理解,我的深邃和睿智(真不是我要自夸,这是他给贴的标签),也看到我们在一起的各种美好可能,他有了更多依赖,更多需要,我对他的吸引力在一点点变大,到后来大的不可抗拒,他宁愿自己把挡在我们中间的那些障碍拿掉,也不想失去这段关系。
我对他而言,不再只是一幅画,一个有趣的灵魂,而是立体、真实,给过他实实在在的温暖,实实在在的快乐,实实在在的可以期待的未来的人。
如小王子对玫瑰花们说的,“你们很美,但你们是空虚的,没有人能为你们去死。
我的那朵玫瑰花,她单独一朵就比你们全部加起来更重要,因为她是我浇灌的。
因为她是我用屏风保护起来的。
因为她身上的毛虫是我除灭的。
因为我倾听过她的怨艾和自诩,甚至有时我聆听着她的沉默。
因为她是我的玫瑰。
” 择偶标准的作用,是过滤掉一些不够完美,不符合自己想象的人,可我们却忘了,在那些不符合想象的人里,还有很多是超乎想象的,是我们有限的想象力,无法预料的,我们得给那样的人,在心里留一扇门。
05 以前以为,选择恋人的时候,看的是短板,可以什么都一般,但不能有太短的,现在发现,其实在爱情面前,我们真正在乎的是长板,其他的都可以很短,只要长的足够长,比如马云的钱,吴彦祖的帅,周杰伦的才华…… 在豆瓣里看到一句话:完美这回事根本不存在,挣扎总会有的,你要选择的是与谁一起挣扎。
完美的恋人也不存在,总是会有不那么符合预期的地方,你要选择的是,忍受哪些不完美。
但是,不完美其实并不代表就是缺陷,因为当你选择接纳一个人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些不完美你也爱上了。
那个不够理想,没有完美的契合你的择偶标准的人,却可以与你完美的合适,给你完美的快乐,对你来说,他其实比任何符合你择偶标准的人,都更接近完美。
-作者-柒月暖阳,以一朵花的姿态行走,穿越季节轮回,在无声中不颓废,不失色,花开成景,花落成诗,已出版《以一朵花的姿态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