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介绍了需求分析的方法论和实践举例,为产品经理提供了一套系统化的需求分析框架。
文章首先阐述了需求分析的基本认知,包括需求分析的定义、原则和内容。
接着,文章详细介绍了需求分析的十个步骤,从收集需求到结果评审,为产品经理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南。
前几天有个粉丝聊天,问了一个关于数据类的需求分析方法,说他工作中遇到的,如何给一个供求关系的数据提需求的指标定义,我简单回答了下,比如要明确需求,要有指标维度,要有量度数据等。
同时,我也想了下,作为产品经理,需求分析是一个最基本的工作,但这个工作,其实蛮多人会遇到问题,尤其是一些比较复杂的需求,或者深层次的,没有接触过的领域,不知道该怎么去分析。
所以,我们今天讲下「产品经理方法论」系列的第二节,如何做需求分析,我们拆分几个方面,方法论和实践举例相结合,尽量让大家更好地理解。
01 需求分析的认知我们首先讲下需求分析的认知,一些比较基本的内容。
1)什么是需求分析?需求分析就是你面对的那一些需求或者问题,通过自己的一些分析,得到这个需求或者问题最底层的逻辑,进而输出一些结果。
从产品经理的角度来看,需求分析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工作环节,它涉及到对市场和用户需求的深入调研、理解、分析和提炼,以找出真正有价值的产品需求,为后续的产品设计、开发、测试等提供明确的方向和输入。
说白了,就是用户提出需求,你需要将其转化为系统语言,怎么转化,这个过程就是需求分析。
2)需求分析的原则有哪些?我挺喜欢的一句话,透过现象看本质,我觉得这个对于需求分析是真的很形象的概括。
需求分析其实就是这个,你的用户对于需求的理解是片面的,或者说表面,你需要做的就是根据他的需求,去分析出背后隐藏的逻辑。
我们再细讲一下几个原则。
以用户为中心:要以你的用户为中心,这是最核心的,所有的需求分析都要这样,因为你的用户才是你产品的使用者,对于你的产品才有最真实的话语权,你的产品要实现的目的也是服务于用户。
实事求是:要客观、准确,不能过度解读,也不能太过于主观,是什么就是什么。
要有整体思维:做需求分析不能只看这一个需求,要结合关联内容,有整体思维,很多需求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所以要多考虑下。
符合市场趋势:尤其是商业化项目,需求是需要符合市场趋势,遵循市场规律的,你不能逆趋势而行,那就是无用需求。
技术可实现性:一定要考虑技术可实现性,在上一篇方法论我们聊过,需求不应该是天马行空的,要基于技术能实现,这个是很基本的。
考虑成本:任何涉及到钱的都是大事,我们分析需求,是要考虑成本的,不能用户给你提个需求,我们得花很多资源和时间去实现,但是价值又很低,这个就很不划算。
尊重用户:如果是定制化需求,用户付费的,那就是另外一个思维,尽量去满足用户,谁会跟钱过不去。
3)需求分析的内容有哪些?我们可以去分析的内容:用户需求:这个是说得最多的,就是你的用户反馈的需求,可能是公司的,可能是外界收集的,比如说做用户访谈、调查,对用户使用的场景进行整理,从而建立从用户角度出发的需求。
产品需求:定义为产品需求,就是产品本身存在的需求,由IT团队,或者公司层面战略规划主动发起的,这个反映了组织机构对系统、产品高层次的目标要求。
功能需求:其实前面两个也算是功能需求,这个就是系统必须完成的那些事,即为了向它的用户提供有用的功能,产品必须执行的动作,比如说权限管理,系统设置等。
非功能需求:比如性能、响应时间、可靠性、容错性、扩展性等,这个属于功能之外的需求。
界面需求:这个就是比较细的内容了,界面的设计,色彩搭配,布局等,或者说用户视觉需求。
数据需求:比如说数据获取,数据存储,数据分析等,尤其是在AI时代,数据需求会变得更多,更加复杂,同时也会更加智能化。
02 需求分析的步骤我们讲下比较通用的步骤。
1)收集需求首先第一步就是要去收集需求,需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