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可能是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外国人不理解为什么中国人那么喜欢竹子,那么喜欢用竹子来写诗、入画,甚至是托物言志,难道是因为大熊猫么,它那么喜欢竹子?玩笑归玩笑,中国人对于竹子情有独钟是历史悠久的,在古代竹子是最好用的材料,不仅可以用来记录文字,也就是古代的竹简,一方面是轻薄容易打孔,很多片连在一起,另一方面是质地相对软,篆刻文字比较方便。
还可以制作乐器,古代有丝不如竹,中国传统乐器如笛、箫、笙、筝、鼓板、京胡、二胡、板胡等皆离不开竹的影子,这些都是因为竹子常见且是一种好用的材料。
最重要的是竹子可以做出很多生产器具,编织竹筐、竹篓、扁担制作,盛物的器具都是可以用竹子做的,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可以用竹子解决问题,怎么会不爱竹子呢?就连文化上的以竹子自喻为清高和有节操的事情都是因为这个材料的属性,大家都知道的竹林七贤,包括唐代的一些文人,躲避世俗进了竹林,造了竹舍,每日饮酒作诗,参禅悟道,为后世竹子象征文人气节开辟了先例。
为什么他们躲进竹林,建造竹舍,而不是进入树林,建造树屋呢?那是因为与欧洲的文明相比,我们的生产工具更方便做竹子产品,建造竹子的房子,不需要很大的工程量,使用的铁质工具不需要那么多,其实就这么简单的事情,成就了竹子在国人心中的清风亮节。
欧洲人建房子以前是石头的城堡,后来是木头的别墅,如果他们当时有竹子,并且发现竹子的材料的价值的话,估计当今的欧洲文明都会被改写。
至于以后的竹子进入画作,具有美好的寓意,都是根据竹子在生活中特性来的,因为常见实用而得到肯定。
#头条文章养成计划##所见所得,都很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