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夏夜晚风习习,在魔都一个普通的小门店里,我看到女店主正在店外就餐,小店内挤着琳琅满目的工具及货品,看着她早已年过半百,却依旧肌肤白皙,穿着时髦,热情洋溢。
我若有所思, 驻足良久……记得也是三年前的夏天,因真丝短袖胸围偏小,我跑到她的店里修改。
店里空间太小,她挪开老一代蝴蝶牌缝纫机,挤坐进去,戴上花镜,三下五除二就成事,然后用自制的窄条烫板插入上衣缝脚线下,在逢纫机台面上快速烫平了,动作娴熟麻利,一气呵成,收费20元,不到5分钟。
我不解地问她,为什么不用省力的电车缝纫啊?她说,对这老牌缝纫机感情深,舍不得啊,再说电车贵,也占地方。
这台老缝纫机,经历三十多年了,还踏行自如,我赞叹她保养水平高,她说那是最好的上海老牌子,蝴蝶牌全国第一名,接着也笑谈起了一些过往史,。
妙龄少女的她早早就来上海展现缝纫手艺,当时,外地妹来沪谋生已了不起,若能嫁给上海人,在乡下老家是邻里羡慕至极的婚姻。
由于她出色的手艺和五官娇好的外表,终于也成了上海媳妇,当时,即使是普通的上海工人,每次回娘家都是风光无限。
当然,在后来的时代洪流中,她老公也成了失业工人,但家里油盐酱醋茶,事事不能少,她通过加工旗袍,赚了好多钱补贴家用,通常加班到半夜。
如今徐娘半老,她仍坚守开店阵地,虽一路艰辛,但她那灿烂的笑容一直挂在脸上。
在玻璃门面的广告上,我看到除了修改衣服是她的老行当,其它的“美甲美睫”、洗眉、老少护理,甚至卖买租房,她都沾边,一直紧跟时代潮流赚钱!这不,现在又稳稳地成为网上社区蔬果团购的收发站,使原本很小的门店被挤得更加满满当当。
别说门店小,放在这魔都,租金却上万,求生活的她,在前两年“口罩”事件发生期间,将一半店铺转租给理发师,以增加收入。
今晚仍能见到蝴蝶牌缝纫机,上面堆满了各种物品。
女店主的经历是无数个外地打工妹立足上海的缩影,植入她们骨子里的是奋斗拼博精神,与时俱进,迎难而上,乐观勤劳!您身边也有同款外来妹的故事吗?欢迎评论区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