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东片区可以被看作是东城区的第二梯队。
学区内共有六所小学,其中包含三所直升校,景山学校和史家实验,雍和宫小学,学区内的优缺点较为显著,其直升校的优势很突出,但调剂情况也比较严重,而且该片区内中学“坑校”的下限相对比较低。
景山学校景山学校创办于1960年,1977年成为全国重点学校,1978年成为北京市重点学校。
学校分为南校区和北校区,是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学校,小学初中九年一贯制,高中需要考试,择优录取,学校师资优秀,硬件配套一流,有通用技术教室、天象厅、实验室、生物走廊、游泳馆等,教学风格属于传统教育,课业压力稍大,课余生活,课外设有排球、舞蹈、古筝、美术班等。
特长项目是排球、舞蹈,多次代表中国参加世界中学生排球锦标赛,并多次获得荣誉。
学校被评为“排球传统校”、“舞蹈传统校”。
1911政策以后部分区域内调剂。
史家实验学校史家实验学校,其前身为曙光小学,紧邻东直门。
在 2014 年被纳入史家教育集团后,改名为史家实验学校。
该校为九年一贯制且可直升二中分北校区(注意非二中分本校)。
据部分家长反映,教学品质优良,会有来自史家小学本部的教师前来轮岗,与史家小学实行联盟一体化管理模式。
其活动也传承了本部的丰富多样,比一般学校更为丰富。
该校是东城区减负示范校,注重素质教育,作业负担较轻,教师比较负责。
自 1911 政策施行后,在部分区域内存在调剂情况。
西中街小学西中街小学于 1935 年建校,在 1978 年被确立为东城区重点小学。
其一直以来都是东城的传统名校,每年拥有 85 个名额定额直升东直门中学。
学校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备,不过面积相对较小,硬件条件较为一般。
学校里学生的课业压力不算大,老师们都比较负责,教学质量也较为优良,教学风格属于快乐教育类型。
课余生活丰富多彩,设有民族管弦乐、校园剧、舞蹈团等兴趣班。
学校在英语方面较为擅长,学校的学位相对比较充足,然而自 1911 政策施行以后,在部分区域内依然存在调剂情况。
史家小学分校史家小学分校由三所具有百年历史的老校合并组建而成。
在 2014 年 9 月,该校正式成为“史家教育集团”的成员校。
这里的老师比较负责,学校的硬件条件也不错,拥有一栋教学楼,还有面积达 4900 平方米的操场。
校内设有 11 个专用教室、一个热带植物园以及一个面积将近 500 平方米的全开放式图书馆。
虽然学校和史家的关系并不是特别紧密,只是有些活动会共同开展而已,但也有一定的师资交流。
该校有 70 人的定额可直升东直门中学,其余的则在北东学区进行派位。
学位方面并不紧张,会接收调剂生和集体户。
雍和宫小学雍和宫小学始建于 1935 年,从 2014 年起实行九年一贯制可升入东直门中学。
学校向来以传统教育为主要特色,在教改之前,其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都较为一般,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
但自 2014 年教改之后,由于能够直升东直门中学,入学门槛随之提高,生源质量和师资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提升。
学校里学生的课业压力不大,还设有课后社团、兴趣小组以及托管班等。
此外,学校开设了管弦乐、篮球、足球、京剧、书法、茶艺、网球、沙盘游戏等具有特色的课程。
在学位方面并不紧张,不过在 1911 政策实施后,仍存在部分区域内调剂情况。
东四十条小学东四十条小学属于普通小学,其硬件条件和师资力量都相对较为一般。
该校有 45 个名额定额可直升五中分校,其余的则在北东学区进行派位。
由于该区域内基本都是平房,所以学区房的成交量极少。
学校的学位并不紧张,不仅接受学区内的调剂,也接受临近学区的调剂,非京籍也有部分学生能够就读。
中学北东学区的六所小学中,雍和宫小学直升东直门中学,史家实验直升二中北,景山直升景山中学,剩下的三所小学主要是以在北东学区进行三轮派位为主(这完全看运气,不依据成绩),其升学通路相对差一些了!由于 24中,25中,和 27中没有三轮派位的计划招生数据,所以暂且按照总人数的二分之一来计算,可能会存在些许误差,但差距应该不会太大。
其中,二中分校北校区的中签率为 3%;五中分校的中签率为 5.1%;22 中的中签率为 10.6%;24 中的中签率为 17.2%;25 中学的中签率为 17.2%;27中的中签率为 11.4%;55中的中签率为 15.2%;东直门中学的中签率为 13.9%;165中的中签率为6.4%。
感谢您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关注,作为一名学区自媒体作者,我一直关注着教育领域的最新动态和趋势。
会继续努力,为您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学区相关信息,希望我的文章能够成为您决策的有力参考,帮助您为您的孩子选择最适合的学校,有问题可以私信,看到第一时间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