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脱砖坯子已经成为历史,在我的脑海里那是小时候的事情。
农村人为了盖个猪圈、牛棚、厨房,或者砌院墙,都是自己做砖坯子。
脱砖坯子是很累有很脏的活,脱砖坯子用的工具是坯模子。
砖坯子制作过程:1、和泥。
首先备土,去掉杂质,然后加一定数量的水浸泡。
待土块浸泡松软之后,用铁锹或双脚反复倒和,直至和成柔软的泥团为止。
2、脱坯子。
将模子放在地上,摆放合适后,用手抓泥团放在模子的空格里,四角按实,充满泥巴,无空隙。
上面多余的泥巴抹掉,再垂直地轻巧地将模子提起,这时四块棱角分明的、光滑的砖坯子便展现在你的眼前。
3、晾坯子。
整齐平铺在场地上的坯子,经过上午的晾晒,坯子硬实了,接着就把坯子立起来继续晾晒,这样坯子平卧朝地的那面也很快硬实了。
4、刮坯子。
经过上下午几个小时的晾晒,坯子半干,抗压力增强,但还没完全干透,这时便一块块整理,有毛边的用刀具刮掉,修整外形,让砖块看起来四角楞正,平平整整。
5、收坯子。
将干爽后的坯子用板车拉回家,要进行码架,最底层坯子要立着朝一面斜的方向摆放,坯子之间要留有手指宽的缝隙,便于通风干燥,每趟坯子要平直,不可里出外进的,因为底层是码好坯架的基础。
码第二层的时候,坯子也必须斜着摆放,但斜的方向与底层相反,这样一层层的、方向交错地往上码,坯子层层相互咬合,不容易塌架。
这是我小时候经历的事情,让人很难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