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和懂儿童心理的英语专业老师Mary(V:maytrend)一起通过趣味动画学习英语口语、多样立体化玩转英文绘本进行有趣有效启蒙。
公众号(滴答英语EDIDA)栏目的“免费资源”,可以查看海量亲子教育资源汇总,干货满满。
欢迎关注!大家都说不知道TPR是啥,今天Mary来简单普及下什么是TPR教学法,它又是如何在我们英语启蒙中运用的。
什么是TPR教学法?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翻译过来是全身体反应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著名的心理学教授James Asher提出的一种语言教学法。
一提出来,就受到很多语言教育学者的推崇,一直到今天,在美国课堂上都在广泛使用。
James Asher教授认为:人的左右脑各司其职,左脑负责记忆、模仿等与语言有关功能,而右脑主管肢体动作等非语言功能。
TPR教学法正是倡导将语言的习得与行为联系在一起,通过肢体反应来帮助语言学习。
举个中文例子:喂宝宝吃饭,妈妈会说一句话《来张嘴》,然后做一个张嘴的动作(啊啊啊啊),有了几次示范,妈妈就不用做动作,宝宝就知道要张嘴了。
所以这个过程就是通过动作理解,声音输入,我们中文都是这么学,换成英语就好。
在我们生活中有大量的例子:比如刷牙,洗脸,穿衣,穿裤,洗菜,切菜,削皮各种各样的动作。
用这样的方式来学英语,能让语言快速进入孩子的右半脑从而引起行为变化,并且这种教学法能帮助孩子快速理解语言代码。
当孩子能够理解听到的英语后,他也就做好了说的准备。
为什么家庭英语启蒙需要TPR教学法TPR教学法最大的亮点就是:通过互动的形式,让孩子从听到肢体表达,最后到自然表达。
这既用了孩子最喜欢的互动游戏活动,全身心浸入式学习;又不会强迫要求孩子听完后立即学说,而是学习了一段时间后自然地输出,降低孩子学习压力。
而且,TPR教学法相对简单,大多数都是以名称和动词为主,即使是英语基础没有那么好的家长,也是可以胜任的。
TPR教学法的优势1、不但学英语,还能开发右脑潜能TPR能在学英语的同时发展小朋友的智力,开发在右脑的潜能。
James Asher 认为,当右半脑大量活动时,能激发大脑左半脑产生语言活动,综合刺激中,左右脑并用,能产生交互作用。
如说 I like drawing/dancing/singing/swimming.时孩子跟着家长的指令做唱歌、跳舞、绘画、游泳等动作,当把听觉、视觉、动作一起调动起来后,本来不具体的语言符号,通过借助肢体动作表现而得以理解和掌握。
2、玩中学的互动模式低龄孩子都很喜欢玩一些肢体互动类的游戏。
比如,妈妈用手捂住眼睛,假装看不见宝宝,然后再猛地打开手,表现出看见他的惊喜,大部分孩子都会被这样肢体互动逗的哈哈大笑。
TPR教学法也是强调肢体上的互动,具体玩法就是孩子根据听到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这种教学方式在小孩子眼里,根本不像在学习语言,更像是玩耍一样。
尤其是妈妈再配合着宝宝一起玩这个游戏,他会非常开心,潜移默化中就接受了大量的英语输入量。
3、强调理解优先于表达TPR教学法提倡理解先于表达,即先听后说,听懂尤为重要。
这种理念正符合语言学习中强调的有效输入。
比如,我们在教宝宝学习 “smell”这个动词的时候:可以借助apple、flowers、cake等实物来做出“嗅”的动作,这样通过实物能让孩子更深刻的理解到一些单词的意思。
TPR在英语启蒙中的应用除此在真实的场景中和孩子玩指令游戏以外。
TPR教学法在英语启蒙中也有很好的运用。
尤其是在绘本阅读,亲子共读当中。
1、直观式互动越是直观的物品,越是熟悉的东西,孩子越感兴趣。
所以,直观式的互动更有效,例如可以选择贴近孩子生活的食物,例如动物,在给孩子演示”cat“、”duck“、”monkey“的时候,既可以提前准备好这些动物的卡片,还可以模仿这些动物的叫声、动作,或者让孩子模仿。
等到孩子熟悉后,就可以进入互动式环节,例如”Where is the monkey”慢慢地交换角色,让孩子问你来回答,完成孩子英文输出的环节。
2、情景模拟法过家家是幼儿,甚至是学龄前孩子的挚爱。
爸爸妈妈可以设定一些宝宝熟悉的、已经积累了一定量单词的场景,例如“餐馆”、“幼儿园”、“动物园”。
和孩子一同一边做动作、一边完成英语的输出。
并且在此过程中,爸爸妈妈意识到孩子输出的语句是错误的时候,自己紧接着用正确的语句回应引导一次即可;不要刻意地纠正孩子的错误,也不需要强迫孩子按所谓正确的表达来重复。
3、结合肢体动作读绘本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通过肢体动作帮助孩子理解亲子阅读中所听到的单词是什么意思。
例如,读“Five little monkeys brushed their teeth.”这个句子时,妈妈在读到“brushed their teeth”的的时候,可以同时做出刷牙的动作。
读到“jumping on the bed”的“jump”时做出跳的动作。
在这里还需要注意下:一定是要句子和动作同步,不要等读完一个句子,再来做动作。
这样的延迟反应会只让孩子大致理解了句子表达的整体意思,但没法对应到具体词汇的意思。
4、可带动孩子一起参与互动TPR教学法的提出正基于Asher博士的观察发现:孩子在母语学习期总是会对大人的语言做出身体反应。
加上孩子喜欢模仿的天性,在重复的阅读或听音频时最好能带动孩子一起参与互动。
就像我们前面说的,第一次读的时候,妈妈可以先同步示范为孩子,第二次再读的时候,妈妈就可以引导孩子一起做动作了,多做几遍后,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对单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5、 重复英语输入统计学研究表明:一个单词重复5到16遍左右,孩子才能记住。
正因为孩子需要记忆的次数多,所以重复的英语输入是必不可少的。
好在现在有很多幼儿的绘本在一本书里同一句式/关键词会不断重复出现,这样每次读到同一个词或短语的时候,妈妈都可以做同一个动作加深孩子对单词的理解。
连续做几篇同样的动作后,孩子会很快能掌握到核心词汇。
总结来说,TPR以及其各种拓展延伸出来的教学法,就是通过调动孩子的感官和肢体,为孩子提供更加视觉化的场景来帮助孩子理解英语的过程,最终达到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自然而然的习得语言。
适合人群任何语龄为0的学生,包括成人。
TPR教学法的缺陷对于抽象的东西不是很适合,同时对家长、老师的要求比较高, 要是实在教不了,放点儿歌,动画片多积累一些听力词汇,以后上学也不会学得辛苦。
相关的材料比如游戏,手工,画画,科普实验教具,玩具等等,在玩这些的时候,基本都是一些动作为主。
最重要最重要的核心:是动作+实物理解输入。
比如学squeeze,就用一个皮球进行挤压就好。
比如学circle,画一个圆就好。
比如学wring,就用一个毛巾拧一下。
学会用动作去解释。
中文怎么学,英语就怎么学。
记住!!!!!是用动作与实物配合使用,很容易明白意思。
总结来说,TPR以及其各种拓展延伸出来的教学法,就是通过调动孩子的感官和肢体,为孩子提供更加视觉化的场景来帮助孩子理解英语的过程,最终达到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自然而然的习得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