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莞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与广州大学、青岛思普润水处理股份有限公司、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完成的科技成果《智能低碳流化床生物膜处理微污染水关键技术》,获得了广东省市政行业协会的科技成果评价(鉴定),以张杰院士为主任、李树苑大师为副主任,共七位专家(李骏飞、李碧清、叶挺进、张学兵、周建华)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为:该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一致同意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该项目组研发的载体有效比表面积>800m2/m3,运行能耗较传统工艺降低50%,超高分子量复合材质拦截筛网磨损指数为不锈钢的1/6~1/12,使用寿命超过30年,并首次基于多相流流态控制研发了多级分段流化床生物膜处理关键技术,优化了工艺池型,建立了基于穿孔管的低气量、高传质流化系统,实现低耗高效氧传质,揭示高生物量稳定维持的微污染水处理系统微生物赋存演替规律和污染物去除微生物机制,研发前馈+算法模型+后馈及多参数高度联动的微污染水智能化优控系统,实现控制的精细化、运维的智能化。
该项目目前共获得了10项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国家行业标准,1项团体标准,3项软件著作权,取得了喜人成绩,其成果实现了微污染河道水无害化处理、给水原水高效预处理、低基质黑臭水体稳定化处理,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在国家“双碳”背景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南方+记者 施美通讯员 东莞水务集团【作者】 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