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斤川贝5000多块钱,川贝炖雪梨没戏了。
”入冬以来,有关中药材价格飙升的话题引发网友热议,不少消费者发现川贝价格上涨,感慨被高价“刺痛”。
不止是川贝,去年10月份,中药材酸枣仁价格在2个月内上涨了2倍,价格涨至每公斤1000元,这个价格有时还“一枣难求”。
这一轮中药价格上涨热度终究会过去,但有必要思考的是,如何更好地减少中药材市价大幅涨跌?怎样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禁止哄抬炒作药价等行为?尤其对产地农民来说,怎样通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他们参与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中来,更多分享产业收益?面对可能出现的药材集中上市情况,如何提前做好预判、优化产销对接环节,防患于未然?对这些问题有足够认识、拿出有效对策,不管是对农民,还是对产业,都会是有益的回答。
(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