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福建省泉州市,人们通常会想到古城鲤城、"中国鞋都"晋江、"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石狮等耳熟能详的名字。
但是,在这些明星城市的背后,一匹黑马正在突围而出,那就是南安市。
这个泉州市代管的县级市,凭借其在历史、人文、区位、交通、经济等诸多方面的综合优势,近年来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其发达程度远超人们的想象。
南安,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
公元589年隋开皇九年,朝廷在此设置南安县,自此南安在历史的烟云中亘古不变。
漫步在南安的街头巷尾,从一砖一瓦、一景一物中都能感受到深厚的历史积淀。
郑成功的陵墓、五里桥、蔡氏古民居,犹如一本本泛黄的史册,无声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前世今生。
自古以来,南安就人杰地灵,唐代大文豪欧阳詹、民族英雄郑成功、爱国侨领李光前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们的传奇故事世代流传,成为南安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南安,一方民俗文化的艺术瑰宝。
在中华文化百花园中,南安是一朵绚丽的奇葩。
当地有着种类繁多的民间艺术形式,包括泉州英都拔河灯会、传统狮舞、踢球舞、锡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出强烈的乡土特色。
每到节日和重大活动时,这些民俗文化纷纷登场,让人目不暇接。
南安的美食同样令人垂涎欲滴,香醇的蓬华脐橙、秀美的石亭绿茶、充满烟火味的洪濑酸菜面,都是这方土地赋予的珍馐美味。
南安可谓"小城大文化",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彰显独特的文化软实力。
南安,一个区位优越的交通枢纽。
它坐落在泉州与厦门之间,扼守闽南金三角核心区的咽喉位置。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让南安成为一个连接内外的重要节点。
福厦高速、沈海高速等公路干线在此交汇,铁路、机场、港口等立体式交通体系一应俱全。
去往泉州市区只需一步之遥,与厦门经济特区也近在咫尺。
便捷的交通让南安在泉州都市圈的一体化进程中寻找到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从某种意义上说,区位交通的优势是南安腾飞的一对有力翅膀。
南安,一座新兴的工业强市。
作为泉州市工业重镇之一,南安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南安就以石材陶瓷、水暖卫浴、机械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起家,成为闽南沿海一大生产加工基地。
经过几代南安人的接力奋斗,这些产业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渐强的蜕变。
当前,南安工业已经形成门类齐全、配套发达的完整体系,拥有一批知名品牌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跻身全国工业百强县市。
工业不仅是南安的立市之本,也为泉州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贡献了南安力量。
但南安不仅仅只有传统制造业,它还在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近年来,南安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文化创意、健康养生等现代服务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南安市正从传统的"制造"向"智造"升级,从单一的工业经济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升级。
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为南安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引擎新动能。
此外,南安还是一个农业大市,特色农业独具特色。
当地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坚持"绿色、有机、生态"理念,走出了一条农业现代化、特色化发展之路。
畜禽养殖、水果种植、蔬菜生产、茶叶、食用菌、中草药、水产品等特色农业蓬勃发展,品质卓越的农产品不仅远销全国,还通过"农业+旅游"等多种形式,有力带动了农民就业增收。
农业农村的全面振兴,让南安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走在了前列。
眼下,南安正朝着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绿色化方向加速发展。
一批高层次创新平台和创新载体,如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纷纷落地生根。
重大基础设施和城市更新项目加快建设,交通、市政、公共服务等各项配套进一步完善。
城乡发展一体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现代化都市风貌初具规模。
未来,随着"两城两都"(闽南科技城、泉州都市圈、省会城市都市区、海丝名城)建设持续深入,南安将全面融入其中,必将迎来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期。
不难看出,南安市在诸多方面都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
一个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交通便利、产业高度发达、城乡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新南安正在加速崛起。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南安一定能够继续保持跨越式发展的强劲势头,在闽南地区实现更大的作为,为泉州在更高起点上推进高质量发展贡献南安的智慧和力量。
让我们一起为美丽南安的美好明天加油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