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建平中学西校的校长有点烦,因为该校学生的家长不太平,一直在搞事情。
建平西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它可以算是全上海第一梯队的公办初中了。
浦东的公办初中第一名。
每年他们送到四校八大(魔都顶级高中)的学生,都是最多的。
双减政策之前对建平西校的影响是啥呢?建平西原来还会去浦东几个小学考试特选招生的。
现在统统都招地段生了。
老实讲,建平西校算是几个公办巨无霸里相对规矩的了。
他们一开学是不分班的,都是蛇形分班,也就是平行班。
一直等到开学之后一个月,才会根据月考、期中、期末的成绩区分梯形班,这个班放学后学校会被留下来额外补习一些超纲的内容。
问题就出在这个梯形班上头。
最近有个家长,写信把学校给举报了。
举报信如下,很长,下面我会总结“太长不看版”:文章洋洋洒洒,引经据典,我估计很多人都读不下去。
我来总结一下:1、梯形班有违教育公平和双减政策。
学校的优质师资一定会向梯形班倾斜。
现在学校就那么几个保送名额,学校给阶梯班的开小灶,对他儿子岂非不公平?2、阶梯班学的都是超纲内容,大多数学生学了也没用。
这也是他之前没举报的原因,因为他觉得好学生浪费时间去学超纲内容了,刚好可以让他儿子专注于中考。
否则大家都去挤中考赛道,他儿子更加没戏。
现在之所以举报,是因为月考成绩和阶梯班直接挂钩。
大概他觉得这样对娃而言压力太大了吧。
3、学校傲慢,说要订校服就要订全套,不给家长选择权。
4、有家长接送孩子违反规定不戴口罩,这本来确实是家长的错,但是学校执勤老师竟然立马要查该家长的孩子是谁,莫不是打算搞连坐?5、家委会瞎拍马屁,教师节要众筹送花,普通家长就算心里不赞成,也不敢言。
基本上就是这么一封酸了吧唧的公开信。
这个爹特意说明,自己的孩子不知道自己举报了学校。
结合第四点,意思已经很明确了:举报归举报,你们不要打击报复。
孩子是无辜的。
这封信发出来后,很快在该校老师以及家长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家长,尤其是尖子生的父母第一个跳脚,有人迅速写了一封同样洋洋洒洒的信予以回击,标题就是《震惊愤怒以你为耻!》以下同样会整理“太长不看版”:简单总结一下:1、举报家长无耻之尤,考虑过其他家长的心情吗?盲目躺平是对孩子的未来不负责。
2、月考已经改名为“单元考”,阶梯班主要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后服务!这不是搞“好班”和“差班” ,这就是国家提倡的分层教学,你有意见?3、针对举报家长所说的校门口拦住未戴口罩家长,你凭啥猜测老师给学生穿小鞋,你这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4、校服事件和送花事件都是你们班自己搞出来的,和建平西校无关。
我接触到的建平老师都是好老师。
含血喷老师,你还是人吗?事情就是这么一回事。
这几天在网上吵翻了。
两位家长天然分了两个阵营。
支持举报派的家长认为:明明国家都减负了,你们还搞好差班那一套。
月考变成单元考,好班变成阶梯班,纯属换汤不换药。
学生的竞争压力一点点也没减。
经都是好经,全是这些和尚们念歪的。
双减实施到现在,除了补习班打击了一番,很多学校还是作业照样如山多。
很多家长敢怒不敢言,这位敢于出头的父亲是好样的。
反对的家长则认为:气!抖!冷!千辛万苦进了好学校,图啥?图你把牛校拉到和菜校一个水平吗?你想给娃一个快乐童年,难道就不怕娃有一个痛苦的成年,再送你一个辛苦的老年?说减负就减负,你是不是傻?你减负了,别人减不减?别人不减你减,你是不是被卖拐的忽悠瘸了?其实这件事用不着拔得那么高。
屁股决定脑袋,两位家长都没那么高尚,无非是站在自家娃的立场,以道德绑架的手法来跟学校提要求。
咱要知道,建平西校的学区房,那可是很贵的。
拿着800万连一套三居室都买不到,最多能买个两房带厅的。
就算在上海,这也是很贵的房价了。
这钱在郊区都能买个别墅了。
愿意花这个钱给孩子读书的,就没有不重视教育的家长。
第一位家长的诉求是啥呢?他的孩子资质普通,学习一般,那个什么阶梯班是铁定进不去的。
进不去的话,他那800万(假定他买的是两房一厅的学区房吧)的含金量不就不足了,因为教育资源向阶梯班倾斜了。
换句话说,他买了高级自助餐的入场券,可是坐到桌前才被告知,澳洲龙虾店里虽然有,但就不供应给他,他只能看着别人吃,自己吃不到。
而能吃到龙虾的人,其实跟他一样,是花同样的餐券进来的。
光是想一想,就已经够气了,对不对?那么反对的家长是什么来头呢?反对的家长就是那个白吃了三年龙虾的人。
人家理由也很充足,当时花那么贵的钱来这家餐厅吃饭,就是奔着龙虾来的。
眼看着最后一只龙虾吃下去,就能酒足饭饱,心满意足地收官了。
想不到新来的食客这么暴躁,一见自己吃不着龙虾就要掀桌子。
那哪行!绝对不能忍,要掀桌好歹等自己吃完呀!这让我想起一个笑话。
某电台采访老农,问他:你愿意捐100万吗?老农答:“愿意”。
记者问:“那捐一辆车,你愿意吗?”老农答:“愿意”。
记者又问:“那你愿不愿捐一头牛呢?”老农头摇得像拨浪鼓:“那不行!”记者称奇:“你钱和车都舍得捐,咋就不肯捐牛呢?”老农答道:“因为俺真的有头牛啊!”什么道貌岸然的公开信,扯什么王安石变法,说什么震惊愤怒,无非是家里真的有头牛呗。
由此也可以看到“双减”之路真的漫漫,今后围绕着师资所展开的争夺,举报与反举报必不会少。
无他,入局者家里真的都有牛啊!但是话又说回来,无论如何,双减是不会错的。
毕竟我们除了放牛的,还要考虑放羊的,养猪的,说到底,未来,是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