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赵孝为:“配套工程”要成“基本要素”(配套的配)

发布:2024-06-11 浏览:45

核心提示:前不久到山东济南市调研时注意到,济南西客站片区规划建设的21所中小学校只建成5所,而商住小区却一个个快速崛起。在一个售楼处当问及正在选房的赵先生和其他几位顾客,这里离高铁站这么近,环境也不错,为什么房子价格相对便宜时,回答几乎都提到这儿还不是“学区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建学校、能建个什么样的学校,希望建个好学校的愿望都溢于言表。据了解,济南市目前尚有幼儿园11处、小学6处、初中3处、高中1处,共21处居住区教育设施应建未建。同样,到外省许多城市考察时也往往会看到成方连片的商品小区或写字楼拔地而起,而学校

前不久到山东济南市调研时注意到,济南西客站片区规划建设的21所中小学校只建成5所,而商住小区却一个个快速崛起。
在一个售楼处当问及正在选房的赵先生和其他几位顾客,这里离高铁站这么近,环境也不错,为什么房子价格相对便宜时,回答几乎都提到这儿还不是“学区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建学校、能建个什么样的学校,希望建个好学校的愿望都溢于言表。
据了解,济南市目前尚有幼儿园11处、小学6处、初中3处、高中1处,共21处居住区教育设施应建未建。
同样,到外省许多城市考察时也往往会看到成方连片的商品小区或写字楼拔地而起,而学校建设却不能及时跟上。
眼下人们对“学区房”的选购愿望和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程度非常强烈。
上述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城市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考。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实施,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外来人口和新增人口大量增加,优化城市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依然突出:教育资源总量仍然短缺;教育资源布局不够均衡;基础教育的优质资源既短缺又不均衡。
究其原因,首先认识与理念上有偏差。
不少地方对基础教育设施的建设远不如对商品楼的建设更重视,仅仅将前者作为所谓的“配套工程”。
“配套工程”说起来很好听,但它却带有浓厚的软约束性质,城市开发建设中的趋利行为又往往把这种软约束推向极致,最终受损的还是民生。
在这种旧的思维模式之下,很容易导致经济效益在前,社会效益在后,甚至不讲社会效益;能赚钱的商品房写字楼建设在前,公益性的中小学校建设在后,甚至不建中小学校。
其次是规划不到位。
不少地方贯彻教育优先发展的方针还有水分,甚至受某些开发商的“围猎”与“攻坚”,在规划用地时偏爱商住区,对教育不舍得拿好地或不舍得多用地,即使有规划,却也落实难,往往是商住区供地在前,学校供地在后,甚至不供地;商住用地熟化在前,学校用地熟化在后,甚至“久生不熟”。
围绕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建议。
首先必须转换理念。
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
在理念上,一定要把基础教育设施的规划建设由所谓的“配套工程”这种软约束转变为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要素”,使其成为“必建项目”,成为一种硬约束、硬指标。
其次,政府必须切实担当。
城市基础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是城市政府。
建议充分考虑人口增长的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和潜在需求,根据一定区域的人口容纳量以及合理的生活学习半径来规划布局相应规模和标准的中小学校以及幼儿园。
要优先考虑教育设施用地,舍得拿好地、足量拿地,规划到位,落实到位。
再者,应积极探索新模式。
在建设模式上,可考虑政府出地、开发商建设的路径。
也就是说,在一个商品住宅规划区域内,政府按照规划划拨土地,由开发商无偿建设,当有多个开发商时可按开发系数平均出资建设。
在这种模式下,由“学区房”带来的超额利润以及售房速度加快带来的资本周转速度的加快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远不止弥补出资建设学校的成本,开发商吃不了亏。
在体制机制模式上,可以考虑走“名校集团”、发挥“名校效应”的路子。
把政府出地、开发商建设的学校交给知名学校管理,甚至把所有权管理权都交给他们,使知名学校走向集团化,使新建学校一开始就形成教育的优质资源,政府则立足于搞好各项服务,推动教育事业中优质元素的健康成长。
(山东省政协常委 赵孝为)(潘 跃整理)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世界坝体最高抽水蓄能电站配套电网工程建成投运 下一篇:[太原沐林装饰]新房装修预算不足怎么办?装修如何省钱呢?(太原沐林装饰)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报价 装修网 装修风格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