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红,即浅红色。
别称:妃色、杨妃色、湘妃色、妃红色。
是传统中国颜色之一。
粉红色(粉色)是一种由红色和白色混合而成的颜色,通常也被描述成为淡红色。
但是更准确的应该是不饱和、半透明的亮红色。
比桃红浅,也没有妃色那么红。
很多花卉都有粉红,如茶花:粉红者为玉茗,大朵为山茶,小朵为海红矣。
若《格物论》所载,其名尚多,然耳目所接,不过四种,观其论曰:皆粉红色是耳。
——七修类稿 > 卷二十二辩证类桃花有四种,《埤雅》等书未载,常桃粉红色,绯桃大红,碧桃白色,每枝中时有一二朵六瓣,白桃比碧桃花又小,亦白色,花止五瓣,盖诸花五瓣,惟王蕊花六瓣。
——七修类稿 > 四十四事物类其菊有七八十种,且香而耐久,择其尤者言之,白黄色蕊若莲房者,名曰“万龄菊”;粉红色者名曰“桃花菊”;白而檀心者名曰“木香菊”;纯白且大者名曰“喜容菊”;黄色而圆名曰“金铃菊”;白而大心黄者名曰“金盏银台菊”—— 梦粱录 > 卷五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若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曰“金铃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
——东京梦华录 > 卷八岭外代答 > 花木门 果实附 草附·196 玉脩花“玉脩花,粉红色,四季开。
”在古代小说里,粉红也常常出现: 清代宫廷艳史 >第二十五回:“小五跳进内院,认得第十七辆车子是粉红色的车帘,便急忙跳上车去,掀开车帘一看,在月光下果然见那董小宛的丫头扣扣睡在车门口上。
”第六十四回:“只见里面绣幕垂垂,落地花窗上糊着粉红色茜纱。
屋子里一色朱红桌椅,床上挂着葵花色幔帐;床里叠着五色绣花锦被,铺着狐皮褥子。
”第八十回:“众宫女看时,见那药粉儿是粉红色的。
”隋代宫闱史 >第四十八回:“只见她身穿茜色衫儿,紫色的弓鞋,黛绿的罗袜,月白纱的裤儿,腰间束着一条粉红色的汗巾,肩上却有一条松罗色的帕子,掼在上面,小小的樱桃,白生生的脸儿,一双黑白分明的妙目,两道绿得可怜的蛾眉,云发覆额,光可鉴人。
”诗词里也有不少:别集 > 林和靖集杏花蓓蕾枝梢血点乾,粉红腮颊露春寒。
不禁烟雨轻欹着,只好亭台爱惜看。
隈柳旁桃斜欲坠,等莺期蝶猛成团。
京师巷陌新睛后,卖得风流更一般。
词集 > 片玉词南柯子腻颈凝酥白,轻衫淡粉红。
碧油凉气透帘栊。
指点庭花低映、云母屏风。
恨逐瑶琴写,书劳玉指封。
等闲赢得瘦仪容。
何事不教云雨、略下巫峰。
词集 > 审斋词满庭芳(二色梅)蕊小雕琼,花明镕蜡,天交一旦俱芳。
丰臞虽异,皆熨水沈香。
应笑粉红堕紫,初未识、调粉涂黄。
凭肩处,金钿玉珥,不数寿阳妆。
思量。
谁比似,酥裁笋指,蜜翦蜂房。
又何须酣酒,重暖瑶觞。
且放侧堆金缕,骊山冷、来浴温汤。
谁题品,青枝绿萼,俱未许升堂。
词集 > 珠玉词:睿恩新芙蓉一朵霜秋色。
迎晓露、依依先拆。
似佳人、独立倾城,傍朱槛、暗传消息。
静对西风脉脉。
金蕊绽、粉红如滴。
向兰堂、莫厌重深,免清夜、微寒渐逼。
诗话 > 木天禁语单拋《秋兴》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菇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全唐诗 > 卷八十二刘希夷“忆昔楚王宫,玉楼妆粉红。
纤腰弄明月,长袖舞春风。
”吴融:“粉红轻浅靓妆新,和露和烟别近邻。
万一有情应有恨,一年荣落两家春。
”苏轼《回鱼一绝》粉红石首仍无骨,雪白河豚不药人。
寄语天公与河伯,何妨乞与水精鳞。
闲情偶记 > 种植部 藤本第二:“蔷薇之苗裔极繁,其色有赤,有红,有黄,有紫,甚至有黑;即红之一色,又判数等,有大红、深红、浅红、肉红、粉红之异。
”浮生六记 > 卷四 浪游记快“至南雄,雇老龙船,过佛山镇,见人家墙顶多列盆花,叶如冬青,花如牡丹,有大红、粉白、粉红三种,盖山茶花也。
”全宋词 > 周邦彦:南柯子腻颈凝酥白,轻衫淡粉红。
碧油凉气透帘栊。
指点庭花低映、云母屏风。
恨逐瑶琴写,书劳玉指封。
等闲赢得瘦仪容。
何事不教云雨、略下巫峰。
独脚令/忆王孙 莫将 宋:绛唇初点粉红新。
凤镜临妆已逼真。
苒苒钗头香趁人。
惜芳晨。
玉骨冰姿别是春。
春游 王镃 宋:薄暖轻寒未肯分,游衫换作粉红新。
绿香酒影摇宫扇,红皱裙文上舞裀。
杨柳锦鞍春富贵,海棠银烛夜精神。
风流难学唐崔护,花下题诗忆故人。
杏花 林逋 宋 :蓓蕾枝梢血点乾,粉红腮颊露春寒。
不禁烟雨轻欺着,只好亭台爱惜看。
隈柳帝桃斜欲坠,等莺期蝶猛成团。
京师巷陌新晴后,卖得风流更一端。
买带花樱桃 吴融 唐粉红轻浅靓妆新,和露和烟别近邻。
万一有情应有恨,一年荣落两家春。
柳丝楼感事二首 汤显祖 明残日西楼映粉红,画眉吹蹙柳条风。
重来攀折人何处,肠断千丝一笛中。
云露堂前杏花 范成大 宋蜡红枝上粉红云,日丽烟浓看不真。
浩荡光风无畔岸,如何锁得杏园春。
文献通考 > 卷一百十四·王礼考九:“孝宗乾道中,中宫常服,有司进真红大袖,红罗生色为领,红罗长裙,红霞帔,药玉为坠,背子用红罗,衫子用黄红纱,裆?以白纱,裙以明黄,文献通考 > 卷三百三十九·四裔考十六:“短衫贵人如王之服,或青绿、绯白、粉红、紫褐,并缠头跨马以粉红纱为之。
”扬州画舫录 > 卷一“如红有淮安红,本苏州赤草所染,淮安湖嘴布肆专鬻此种,故得名。
桃红、银红、靠红、粉红、肉红,即韶州退红之属。
”红楼梦 > 第六十三回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睛雯忙启砚拿了出来,却是一张字帖儿。
递给宝玉看时,原来是一张粉红笺纸,上面写着:“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
”第八十九回 人亡物在公子填词 蛇影杯弓颦卿绝粒“宝玉拿了一幅泥金角花的粉红笺出来,口中祝了几句,便提起笔来写道:“怡红主人焚付晴姐知之:酌茗情香,庶几来飨。
”隋代宫闱史 > 第四十六回“炀帝听了,不觉暗暗纳闷,好容易听得一阵阵铃声,从里面传出。
炀帝凝神瞧去,只见为首走出一个美人,一块粉红汗巾,遮住了双目,由后面第二个美人,推背送出,接连着二十个美人,一齐到了外面。
她们浑身的装束,完全换了个样儿,上身俱是一律的小衫子,下身都穿一条蔽脚裤儿,赤了雪白粉嫩的双足。
衫子的袖口上面,和裤儿的脚管上面,都钉了一个个小金铃,手中又有各自执了一件乐器。
”第四十八回:“只见她身穿茜色衫儿,紫色的弓鞋,黛绿的罗袜,月白纱的裤儿,腰间束着一条粉红色的汗巾,肩上却有一条松罗色的帕子,掼在上面,小小的樱桃,白生生的脸儿,一双黑白分明的妙目,两道绿得可怜的蛾眉,云发覆额,光可鉴人。
”第四十九回:“芳菱似笑非笑的授过了一条汗巾,便是她束在腰间的一条粉红纱巾。
”第五十二回:“炀帝又命美人,分召各苑的夫人美人全到迎晖苑集会。
不多时候,粉红黛绿,莺燕纷来,把个迎晖苑里面挤得十分。
” 皇清秘史 > 第三十五回 :“她春葱也似的纤手,松松地捏着一方粉红手帕。
”第六十回:“只见她上身一件粉红单衫,钮子也挣断了,露出高耸耸白嫩的乳头来。
那一弯玉臂,越发觉得白净肥嫩,”第七十四回:“见有一座假山,隐在绿竹之内,一个旗装的秀女,穿着一件粉红旗袍,手摇白鹅毛扇儿,背着脸,坐在石头上,唱着曲子。
真是珠喉婉转,娇脆异常。
”第七十五回:“兰贵人哭哭啼啼地跪在当中,外成的大衣服,已被剥去只穿一件粉红褛子。
”粉红作为色彩词的出现在何时?目前还没有准确的证据,但大约是在唐代以后。
尤其是在明清两代为甚。
一般出现在丝绸色彩上。
染料是什么?没有资料。
但古代红色染料无非就是红花、茜草、朱砂、苏木、胭脂红几种。
均可做粉红的染料。
如今,在美国和欧洲,一看新生儿的襁褓,就能马上知道是男是女—男孩用蓝色毯子,女孩用粉色毯子,穿的衣服也是按此规矩。
法国人认为粉色适合娇嫩的女孩,蓝色适合男孩。
二战后的经济繁荣里充斥着艳丽的颜色,其中就有粉色。
最为人所熟知的是1955年道奇汽车推出的粉色和白色相间的新车型La Femme,这是其专门为女性设计的一款车型。
随后1957年奥黛丽·赫本出演的电影《甜姐》上映,引起了一股女性的粉色浪潮。
在中国,粉红也一直在流行着。
无论是家居、服装、服饰上都随处可见粉红的踪迹。
传统又现代,古老而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