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竖向钢筋的构造主要分为:楼板(基础)顶面连接构造、层间连接构造、顶部封顶构造。
其中剪力墙墙身和边缘构件的顶部构造做法相同,其他构造的部分做法存在一定差异。
楼板(基础)顶面连接构造分有三种形式,分别是:绑扎搭接、机械连接、焊接。
绑扎搭接剪力墙绑扎搭接分为两种情况,当抗震等级为一、二级且为底部加强区时,应错开搭接,错开距离≥500mm,搭接长度为1.2LeE,见下图中的①做法。
上述情况之外的条件,可在同一部位搭接,搭接长度为1.2LeE,见下图中②做法。
边缘构件绑扎搭接只有一种情况,错开搭接,错开长度0.3LlE,搭接长度为LlE,见下图③做法。
机械连接当采用机械连接时,剪力墙和边缘构件竖向钢筋的做法相同,相邻钢筋错开连接,错开距离≥35d,起始接头位置高出楼板(基础)顶面500mm。
焊接相邻钢筋错开焊接,错开距离≥35d且≥500mm,起始接头位置高出楼板(基础)顶面500mm。
顶部封顶构造剪力墙墙身、边缘构件的竖向钢筋的顶部封顶做法分为两种情况,直锚和弯锚。
当上部为屋面板(楼板)或有边框梁但梁高不满足直锚时,墙身、边缘构件竖向钢筋伸至顶部,向板内弯折12d,见下图。
当上部有边框梁,梁高满足直锚时,墙身、边缘构件竖向钢筋直锚入梁内,自梁底向上LaE,见下图。
层间构造层间连接构造分为直径变化、截面变化、数量变化。
直径变化当墙身、边缘构件直径发生变化时,可采用绑扎搭接、机械连接、焊接,钢筋连接位置、连接长度、错开距离应满足相关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当上层钢筋直径大于下层直径时,应在下一楼层间连接,如下图。
图中为搭接连接,机械连接和焊接的连接位置参照此做法。
截面变化截面变化的构造做法分为两种。
做法1:当单侧截面尺寸变化≤30mm(△≤30)时,钢筋1:6弯折,直接伸入上层。
做法2:截面尺寸不满足上述条件时,下部钢筋伸至板顶,向内弯折12d,上部下插入下层墙内,伸入长度≥1.2LaE。
数量变化墙身、边缘构件数量发生变化时,22G101-1图集中并未给出明确构造做法。
当下层钢筋多于上层钢筋时,多出的钢筋可以伸至板顶弯折12d锚固。
也可伸入上层墙内直锚,伸入长度自板底计算≥1.2LaE。
当上层钢筋多于下层钢筋时,上层多出的钢筋伸入下层墙内直锚,伸入长度自板顶计算≥1.2LaE。
在实际施工中,会遇到多种情况,图集中并没有给出做法,比如,直径或数量均发生变化,此时需要结合相关做法进行施工。
本文引自公众号“工程质量百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