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控制房价,这次是来真的了

发布:2024-06-11 浏览:21

核心提示:文/宋光辉,著有《金融工程实战术》《资产证券化与结构化金融》《财富第三波》、《金融大败局》房价上涨的深圳,市长及大批官员辞职和被免这两天有一个重大新闻,属于政治领域的新闻,但是对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影响重大。这个新闻出来,宣告中国房价高增长的时代彻底结束。当前的我们,处于房产盛宴的尾声。2021年4月24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会议。会议接受陈如桂辞去深圳市人民政府市长职务;接受张子兴辞去深圳市监察委员会主任职务;接受万国营辞去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职务;接受王雁林辞去深圳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职务。会议免去王

文/宋光辉,著有《金融工程实战术》《资产证券化与结构化金融》《财富第三波》、《金融大败局》房价上涨的深圳,市长及大批官员辞职和被免这两天有一个重大新闻,属于政治领域的新闻,但是对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影响重大。
这个新闻出来,宣告中国房价高增长的时代彻底结束。
当前的我们,处于房产盛宴的尾声。
2021年4月24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会议。
会议接受陈如桂辞去深圳市人民政府市长职务;接受张子兴辞去深圳市监察委员会主任职务;接受万国营辞去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职务;接受王雁林辞去深圳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职务。
会议免去王薇的深圳市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工作委员会主任职务;免去贾兴东的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职务;免去王有明的深圳市商务局局长职务;免去王延奎的深圳市应急管理局局长职务。
市长及政法系统中的多名一把手领导辞职,还有众多的官员在同一天被免职,这种事情在中国是不多见的。
有观点认为,这与深圳房价上涨过快有关。
然而,这个只是猜测,目前没有得到官方证实。
深圳房价上涨过快,成为全国焦点,与住宅用地供应过少有关也是在本月,深房理被查事件,一度成为新闻热点,也让深圳房价过高及上涨过快的问题再度成为全国人们的关注焦点。
深房理是拥有140万员粉丝的微博大V。
之前发布的内容主要是交流房地产投资,后面开始剑走偏锋,开始讨论如何规避政策限制,到后面更是胆大妄为,直接教唆违法违规,并且通过APP集资,众筹买房,甚至还搞起了房产证券化的创新。
我们如果将深房理被查事件联系起来思考,可以得出一个有意思的结论。
关于这点,不好明写,懂的人自然懂。
深圳地少人多,经济发展强劲,人口大量流入,对于住宅的需求极度刚性。
供需失衡,是深圳房价高企和上涨的根本原因。
当前全国各地房产价格走势出现区域分化,也表明宏观层面的货币因素不是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解决深圳房价高企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有效手段,就是从供给侧的角度入手,增加住宅用地的供应。
然而,地方政府具有多重目标,稀缺而宝贵的土地资源既可以用于住宅建设,也可以用于发展产业,地方政府面临权衡取舍。
一直以来,深圳的住宅用地的供应占整体建设用地的比例偏低,当前只有22.6%。
这一水平远低于国家《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25%-40%的下限标准,也低于全国33%的平均水平。
2020年下半年,在韩正副总理主持的房地产座谈会上深圳受到批评之后,深圳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与媒体的交流中提到,深圳未来要提高了住宅用地的比例,从当前的22.6%,逐步提高到2035年的25%。
从常识来讲,增加的这点比例,对于抑制房价,难以起到实质性作用。
深圳的这个后续动作,让人难以理解。
而在2021年4月25日,也就是众多官员被免的第二天,《深圳市2021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公布实施。
2021年深圳市计划供应建设用地总量1130公顷,其中居住用地363.3公顷,占计划供应总量的32.1%,相比2020年、2019年居住用地计划供应量分别提高了24%、142%。
比例一下子就提高了10个百分点,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看来这次通过增加土地供给来控制房价,深圳市是要动真格的了。
这也意味着,深圳房价快速上涨并且引领全国房市的时代彻底结束。
只是可惜来得有点晚了。
房价问题不只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最终需要政治手段解决官员任免属于政治行为。
然而,也只有这种政治行为,才能解决房价过高这种经济问题。
这是典型的中国式的政治经济学的思维。
简单回顾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
去年7月的时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主持召开房地产工作座谈会,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总结房地产长效机制试点方案实施情况,分析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部署下一阶段房地产重点工作。
当时参加会议的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沈阳、成都、宁波、长沙等10个城市人民政府负责同志。
会议上,韩正表示:要坚持从全局出发,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一城一策,从各地实际出发,采取差异化调控措施,及时科学精准调控,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韩正在会议上专门强调要“时刻绷紧房地产调控这根弦”。
当时:长沙作为正面典型是受到表扬的,而深圳等城市则因为房价控制不力受到批评。
然而,从2020年下半年以来,深圳房价仍然出现了一波快速上涨。
在2021年3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座谈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部署落实“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有关工作。
韩正就房地产问题指出:”要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大力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持续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
“作者之前写过一篇扼要介绍中国房地产发展历史和形势分析的文章:《房地产:从小甜甜到牛夫人》。
文章指出:“自“房住不炒”定调之后,房地产的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国家推出科创板板也意味着发展战略出现变化,从原来的房地产公司与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加杠杆进行房地产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转变为资本市场承接资金进行产业投资。
房地产从“国家支柱产业”变为当前需要防范引发问题的“灰犀牛”。
从讲话内容来分析中央领导讲话的精神,是将房地产调控及控制房价上涨的重要性,放在了短期经济发展之上。
地方政府本应当仔细领会这一精神。
但是一直到此次有深圳新闻出来,地方政府才会真正领会和重视这一精神。
地方政府在领会这一精神之后,才会真正出台实质性的控制房价上涨的政策,房价上涨才会真正被抑制。
这就是政治。
房价上涨或是下跌,涉及两方面的因素:一是需求方面的因素;一是供给方面的因素。
➊ 在需求方面,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当中,对于房地产的需求是刚性的。
之前为了经济发展进采取的一些货币宽松政策,也刺激的对于房地产的需求。
当前很多观点将房价上涨全部归因于货币放水,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却有一些片面。
从民生的角度,从民意的角度,中央政府希望控制房价。
早在2009年房价出现一轮较大幅度上涨之后,中央政府就提出一定要控制房价。
然而,中央政府控制的货币政策等宏观政策,又受到其他更重要的目标如就业、经济发展、金融稳定等的制约,无法有效顾及房价控制。
“夜壶论”以及房地产“太大而不能倒”的观点,也在此之后逐步被人们所接受。
➋ 影响房产价格的另外一个因素是供给。
地方政府在较大程度上掌握了土地供给。
在土地资源有限可以用于各种用途的情况下,在控制土地供给推高房价可以获得更高的土地财政收入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有很大的动机,控制土地供给以维持或推高房价。
在房地产问题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两者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双方存在博弈。
在2010年,温家宝总理参与直播节目与听众直接交流时,主持人直接抛出“总理,您听说过这样的说法吗?今年有人说“房价总理说了不算,总经理说了算”,您对此怎么看?”的问题。
在2012年全国人大会议记者会上,温家宝提到“房价还远远没有回到合理价位。
因此调控不能放松”的观点。
全国的整体房价从2012年到如今,又出现大幅上涨。
从结果来讲,之前的博弈当中,地方政府占据了上风。
如果我们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的角度来看分析深圳市官场的变动,可以将此次事件视为是一个新的博弈均衡解。
我们也因此得出结论:中国房价全面高速上涨的时代已经结束。
未来局部区域仍然可能上涨,但是是一种温和的与收入增长相匹配的上涨。
从地方政府的行为特点来分析,甚至会出现纠枉过正的现象,房价出现下跌的可能性要大于上涨的可能性。
总结原先的房价控制政策,由于房地产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由于没有实质影响对于房价有重大影响力的地方政府的行为,政策目标没有最终实现。
这让很多与房价调控政策进行博弈的主体如房地产企业及房地产投资者,大获成功。
如今形势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仍然有很多主体按照思维惯性,与政策进行博弈,迎接他们的,更多的将是失败。
控制房价,这次是来真的了。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中国发布丨李克强:坚持房住不炒定位 发展长租房市场 下一篇:[太原沐林装饰]新房装修预算不足怎么办?装修如何省钱呢?(太原沐林装饰)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报价 装修网 装修风格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