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当代散文|暖瓶(《暖》文章)

发布:2024-06-11 浏览:71

核心提示:文/郝效德暖瓶,是一种普普通通的家庭生活用具,它的功能除了保温存放热水外,并没其他大的用场和有什么让人特别喜爱之处。而我却对暖瓶有种特别的记忆和独特的喜爱,因为它毕竟在过去的生活中演过“主角”、挑过大梁,给人们生活带来过温暖。现虽然一直工作在机关上,生活在市里头,但我却出生农村,老家在汇河南岸的郝中荣村。不知怎的,小时候家乡特落后,经济也不发达,每户人家过得特别穷,吃了上顿没下顿,到了春荒等小麦便是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在我的脑海里,打刚记事时起,就见我们的炕跟前有一个火炉,上面常年放着一口大锅,锅上盖一个

文/郝效德暖瓶,是一种普普通通的家庭生活用具,它的功能除了保温存放热水外,并没其他大的用场和有什么让人特别喜爱之处。
而我却对暖瓶有种特别的记忆和独特的喜爱,因为它毕竟在过去的生活中演过“主角”、挑过大梁,给人们生活带来过温暖。
现虽然一直工作在机关上,生活在市里头,但我却出生农村,老家在汇河南岸的郝中荣村。
不知怎的,小时候家乡特落后,经济也不发达,每户人家过得特别穷,吃了上顿没下顿,到了春荒等小麦便是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我的脑海里,打刚记事时起,就见我们的炕跟前有一个火炉,上面常年放着一口大锅,锅上盖一个盖子,是用高粱秆子做的。
那时没有铁壶,母亲总是用大锅做饭、炒菜、烧水。
没有暖瓶,母亲只好把用大锅烧好的水留在大锅里或舀到盆子里。
如果凉了,就再烧把柴火热热喝。
上坡送饭送水,都是用一个泥瓦罐装,如路远了,不等把水送到地方水便凉了,十分不方便。
但却没人能想出什么好法子代替。
而暖瓶这样东西听都没听说过。
我听说与亲眼见到暖瓶这样东西还是在1970年。
那时,我们村有一个在矿山公社供销社当主任的,这年的冬天,他从班上拿回了一样东西,呈圆柱形,上面有一个小圆口,还有一个木质盖子,小圆口银白发亮,外面一层是竹子编的硬套,中间还有一个抓手。
据那位主任介绍,此物叫暖瓶,专门盛热水用,特别保温,装上一暖瓶水能热好几天,真是神了!“主任家有暖瓶了,还真邪乎、真叫好,装上热水它愣是不凉,还真是个稀罕物!”村里人一传十,十传百,男女老少争相前去观看,主任家天天挤满了参观的人。
但主任和老婆怕有人看时不小心打坏了,就告诫人们只许看,不准摸,如果打坏了可没处买。
因为当时的暖瓶凭票供应,数量极少,一般人买不到,老百姓就连想也别想了。
当时我就想,我家什么时候也能买上个暖瓶,方便一下生活。
光阴似箭,转眼间我初中毕业考上了高中。
当时的高中在羊里,是莱芜第十六中学,距我家有12华里,因当时没有自行车,我们上学全靠走路,老师要求我们住校,只有过星期才回家。
开学后,我见好多同学不仅拿了被褥和学习用具,还有的拿了洗脸盆子,而更让我羡慕的是,有些同学竟拿去了暖瓶。
虽说当时一把暖瓶只有几元钱,可当时真的连把暖瓶也买不起,就是有那钱也没处弄那票去啊!听说有暖瓶的学生大都有权有势的,父亲不是干公家事的就是大队里的书记,而平民百姓要用票买把暖瓶可就难了!记得我家有第一把暖瓶是在1977年,当时我高中毕业进村团支部工作,被选为羊里人民公社人大代表和莱芜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在参加一次代表大会时,公社里发给代表每人一把竹子皮暖瓶,上面还印着“羊里人民公社赠”几个鲜红的大字。
听说价格不贵,批发不到两元钱。
初次用上了暖瓶,加之暖瓶上的大红字,足足几年让我感到高兴、自豪和满意。
后来,随着政策的不断放宽,计划经济随之被市场经济所代替,各种商品开始流通搞活,暖瓶等其他紧缺物也不再紧缺。
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暖瓶系列也在不断更新。
竹子皮暖瓶换成了铁皮的,后又变成了塑料皮的,并且大的小的、高的矮的、粗的细的,种类繁多,应有尽有。
由此,引出了一段故事令我记忆犹新,终生难忘。
记得是1980年,当时我在羊里镇党委报道组干专职报道员。
一天,与当时在县新闻科干科长的李炳刚、在莱芜日报社政文部干主任的郭兆旭一块去济南《山东人民广播电台》送稿件。
当时的编辑叫高明晨,是位可亲可爱的好老师。
我们把拿去的稿子放在他桌面上时,他便开始认真地给我们修改每一篇稿子。
当他把修改完的稿子交给我让我重抄时,一不小心竟把他放在桌子上的一个样似暖瓶,但又没有口的杯子招下打了。
皮没坏,里面装有的保温胆却被打碎了。
这是个什么暖瓶啊?我还真的没见一回,一问才知道叫保温杯。
当时吓得我心里直跳,满脸流火,不知所措。
本来求人家发稿,这下可好了,把人家的保温杯弄坏了,你说心里能好受吗!损坏东西要赔,这是连三岁小孩都懂的道理,何况又是编辑老师呢!我顾不上多想,一溜小跑跑出了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大院,一连找了十几个商店,才买了一个和被损杯子差不多样的保温杯,价格是28元多,差不多花了我一个月的工资钱。
当我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回编辑部时,高编辑一见我外出买回的杯子时竟笑了。
而且边笑边说:“你这个郝效德就是老实实在,这个杯子是我开会时人家赠的,家里还有好几个呢!”但不管他怎么说,我还是执意把杯子留给了他。
从此我们俩成了好朋友,当然对我的稿子也就格外照顾了。
以后说起此事,郭兆旭主任总是开玩笑地说,我打杯子是有意识的,是“苦肉计”。
我只好争辩说:“我怎会知道编辑老师的桌子上会有保温杯呢!”如今好了,科学更发达了。
昔日的竹皮、铁皮暖瓶不见了,随之替代的是热水器等高档产品,既方便又美观。
从一个小小的暖瓶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时代的进步与发展。
如果谁要不承认这一事实,那才叫睁着大眼说瞎话呢!投稿邮箱:ddsww2022@163.com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视频|高考首日,泰安清早凉飕飕,家长手中的热水瓶,暖手更暖心 下一篇:[太原沐林装饰]新房装修预算不足怎么办?装修如何省钱呢?(太原沐林装饰)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设计 装修公司 别墅装修设计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