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社群的了解也是从今年才有概念的,以前只是看朋友在提,看网上在将社群经济如何如何牛逼。
于是小编年后3月份就开始学习北京的朋友打造自己的微信社群,我朋友圈人也不是特别多,1800人,刚开始先是把自己朋友圈一些有共同语言,价值观差不多,又爱分享的人拉起来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对话群,刚开始也没有想怎么的,把他打造多火,但是这个群就像是一个火药一样,一旦有一个燃点,立马爆起来了。
怎么点爆的呢?先是广告红包引起的,我当时提议,谁若想做广告,群主可以给他编辑广告语,在群中宣传,然后广告主就要给群友发红包,进行了大概二十轮,大家都觉得很有意思,又提了各种想法,首先一条呢就是在本群发广告就必须发红包,后面这一条就成了约定俗称的群规,分群内广告和转发广告,转发广告是群内广告的5倍。
比如群内广告是20的话,转发广告就是100,以发红包的形式发到群中供群友抢。
然后大家发广告就十分的慎重。
但是没人发广告了,就没人气了啊?怎么办?群友提出要把自己的优质大连有机草莓拿出来,搞0元竞拍,第二天活动一开始,马上就聚集了四五十的活跃人气,产品原来的售价是298元4斤,本来活动我预计搞2轮1个小时,谁知道活动刚宣布开始,草莓价格从0元1分钟之内拍到180元。
后面第二轮我们设置了加价规则,每次最多只能加10元,第二轮经过了大概10分钟叫到了189元。
群友都感觉很刺激,很开心。
但是你老这么玩也不行啊,你必须要每天不一样的活动,大家才会感兴趣啊。
于是我们制定了课程表。
现在这个群基本上走上了一定的轨道,不需要教大家怎么玩,新人进来直接有人教,看谁没有改名片,立刻有人指出,没改名片的会被踢出,不遵守规则玩的,也会被踢出!于是这个社群就形成了,大家来此有几个共同的目标:1.学知识,充电2.找存在感,找出自己的价值3.抢商家红包,每晚都有不低于200元的红包可以抢。
我们的目标是3个月打造出4个高品质的价值观趋同的2000人社群。
下面我从概念上给大家简单阐述一下什么是社群?以及社群经济?下面部分转载自网络,由小编归纳总结,主要是想给大家提供一些系统的社群及社群经济的概念。
一、何谓社群?何谓社群?按照勒维斯的观点,每个人心中都有原始的部落情结。
“一个成功的营销必须迎合我们心灵深处的那种农业时代的部落意识。
”形成社群的基础是什么?克莱·舍基在《无组织的组织》中讲得很明白:1、共同的目标,或者是纲领,通俗说叫调性、逼格,人群通过纲领、调性已经做了有效的区隔,基本上能做到让对的人在一起。
2、高效率的协同工具。
这也是为什么在PC时代社群比较难以建立的原因,微信、微博这些实时工具,使得协同变得非常容易。
3、一致行动。
因为前面两个原因,一致行动变得比较容易,而这个一致行动也反过来促进了社群的稳固。
社群的主要特征:有稳定的群体结构和较一致的群体意识;成员有一致的行为规范、持续的互动关系;成员间分工协作,具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二、何谓社群经济?所谓社群经济,就是如何利用社群产生生产力。
首先,要区分社群和集体。
社群也即社区,强调个体活跃度和个人意愿与整体的协作。
集体则是铁板一块,强调服从和牺牲。
所以,我们应该抛弃“集体主义”的思维。
否则,无法观察网络社群的很多现象。
其次,粉丝经济不是社群经济。
小米强调自己是“粉丝经济”,而“粉丝经济”今日的玩法,其本质是主流化策略,这是和社群经济不吻合的。
如果说社群强调的是情感归宿和价值认同的话,社群应该是有边界的,社群过大,情感分裂的可能性就越大(宗教除外)。
我们可以简单想象一下线下的社群,或者社区。
在其中,人与人的横向沟通更为重要。
而在“粉丝经济”中,起码在小米模式中,向心力过强。
“互联网思维”的过度庸俗化带来的是掺水的价值观,情感纽带不牢靠。
1.社群人格化所谓社群的人格化,就是让社群内产生温度的意思。
一个小区里,人与人彼此不熟悉,见面连个话都不说,算什么社群呢?但是,这个小区里很可能会有一个以“遛狗”为中介的mini社群。
开始的时候,大家只是在遛狗的时间里才聚在一起,狗狗们自行玩耍,主人们凑在一起闲谈。
谈着谈着,彼此间就建立了信任的关系。
只有信任来临的时候,温度才会存在。
这个时候,每条狗就是一个账号。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单点建立起来的信任社群很多。
因为信任,大家才会放心在彼此间交流除了狗以外的事情。
此时,科斯说的价格发现成本就会降得很低,甚至趋于无。
这就是说,社群的资源配置方式很可能不是以市场方式进行的,或者说会大幅降低交易成本。
社群内成员之间的横向沟通最重要。
当然,很多人可能会以为社群就是“圈子”。
如果按照账号、横向沟通、信任、自裂变这几个标准来看,把社群当成圈子也无可厚非。
唯一的区别是,社群是一个商业模式,最终目的是产生一个统一的交易模式。
而圈子更注重个人利益交换,或者情感寄托。
圈子是可以被做成社群的。
2.社群经济的重点在于社群,而不在于经济社群就像一个水龙头,你把水龙头打开了,经济之水就来了。
“社群”一词源于拉丁语,有聚焦、义务之意。
在现代的社会中,人们不只是把居住于同地区邻居视为社群,人也把消费相同商品的其他消费者当成利益共享、同担风险、并关心共同的利益与信息的社群伙伴,这就是消费社群的概念。
消费社群形成了,那怎么去发展社群经济呢?首先,我们要思考这个社区贡献了什么?其实真正吸引你的是其他的一些消费者,他们同时也在消费你,你也在消费他们,这是以前的商业逻辑里面很不能够接受的。
我们要买一个东西,主要是买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现在圈子你说摸什么?托夫勒创造的一个词叫“产消合一”,意思是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他们是合一的。
我们在一个社区里肯定是这样,你在看风景,看风景的人也在看你。
举个例子,一群喜欢驾车的车友,他们自发的组织一个车友俱乐部,在这个圈子里头,大家经常在一块玩,经常出去自驾游,他们逐渐的就变得越来越熟悉,每一个人的特长,每一个人的爱好,对这个人的人品、才能都已经非常熟悉了。
这个时候他们发现在这个社区里,他自己也在无意当中为别人创造价值,或者是一种潜在的、以很低边际成本,自己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在别人那儿就是一个很大的价值,所以社区的力量就在这里,后来这个车友俱乐部就越做越大。
有很多很多的车友俱乐部,只是提供一些简单的救援服务,或者是团购一些车等等最简单的价值;而这些人之所以进到这个车友俱乐部,是因为这个圈子非常有价值。
这就叫“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社群经济真正的价值是由这个产品而凝聚起来的一群差不多的人,他们透过互相的彼此帮助之后,形成了强大了凝聚力。
凝聚力就是把大家都粘在一起了,而且粘得越来越牢,而且它像滚雪球似的,使得这个圈子越来越大,网络学上有一个定律叫“梅特卡夫定律”。
一般来说索取资源的人数越多,大家分到的东西就越少,按照我们平常的逻辑是这样;但是网络不是这样的,网络资源丰富程度是与索取资源的人数成正比的。
社群经济的价值是“去哪里玩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玩”;“买房子不重要,关键是你和什么样的人做邻居”。
当初搜索引擎百度公司把搜索同一个词的人归类到同一类人,于是就有了百度贴吧这种牛逼的产品。
贴吧因为最初的机缘可能是一个产品,或者是一个最初的需求,只要是人聚在一起的时候,而且这个产品具有一定的筛选功能,它就一定能把相同志趣、相同爱好、相同才能等等,可以相通的人聚一起的时候,它会把每一个人的价值放大,从而整体形成一种裂变式的价值。
这就是由产品产生了一个社区,社区对消费者锁定作用是非常强的,甚至在很大情况下,你要是离开这个地方,会有一种背井离乡、背叛的感觉,甚至是被抛弃的感觉。
品质家做的就是把一个社区的所有人打通,用农产品去连接这些人,生活在一个社区里面,一日三餐的需求肯定是必需的,现在大家生活条件变好了,对于高品质的生活的渴望是不断升高的嘛,要是你家楼下有这么好的一个社区服务站,你还会天天上高档酒店吃喝吗?谁不愿意在家里好好跟家人吃饭呢?我再说一个,你住的小区里,你知道你对面那栋楼里跟你同一楼层同一房号的人是谁吗?甚至有些时候就是一墙之隔,你在这边打呼噜,打呼噜的人在那一边。
可能住在一起多少年,你都不知道对方姓什么,他的职业是什么,原因在哪里呢?就是说我们用的东西是一个流水线式的,我们用的煤气,我们用的自来水,我们看电视,它都是一根线,大家就在这根线上,各自索取自己的东西,它是没有聚到一起的可能性。
没有共享的价值观,没有互相之间的问候。
反过来在一个村子一家一户,这家的屋子跟那家屋子的物理距离,相对于公寓里是比较远的,但是他们有一些共通的东西,比如说他们要一起打一口井,所以我们说“背井离乡”,井是很重要的,有一口水井,一个村落就形成了,他们在一起必须做一件共同的事情,而且要共同维护这个井的水质。
品质家在一个社区和一个组织里是你的一个软环境,在这个环境你体会到一种安全感,体会到一种被需要,在你有需要的时候也被别人关怀的这样一种感觉,这种感觉从一个简单的产品上是买不来的。
而你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于你所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圈子里头,如果你只是孤身一人的话讲“我能”,你实际上是万万不能的。
佛教讲的“缘”,“缘”实际上是一种契合,一种默契,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种种有形东西的背后,有一种隐秘的联系,有一种隐秘的契合、协调,是这样一种状态,这就叫“缘”。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这就是社区的价值,就是大家去寻找一个“缘”。
三、社群经济的代表:罗振宇《逻辑思维》《逻辑思维》在四个月内两次招募付费会员,让人对社群商业的力量惊叹不已。
社群真的有这么大的力量?它在未来商业中究竟会扮演怎么样的角色?关于社群经济,《罗辑思维》应该是最早的定义者和实践者,尤其是在四个月内两次招募付费会员,入账会员费近千万的故事,让人对社群商业的力量惊叹不已。
老罗更把互联网社群称为未来商业的核心动力。
一群人团结起来占其他人便宜一旦一群人聚集起来,他们就会产生占便宜的能力,这就是商业利益的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