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通州3个技改项目列入江苏省工业经济“双百工程”(100项重点工业建设和100项重点技改)项目计划,另有25个技改项目列入南通市“双百工程”项目计划,总数在全市名列前茅。
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通州强化创新意识,以数控装备、工业机器人、节能环保装备等推广应用为重点,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并对发展前景良好的企业进行扶持,有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改善供给侧体系,增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南通博达特阔印染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各类阔幅全棉、涤棉、提花布染色印花业务的公司,老式设备污染排放高,且耗能耗水量大。
近年来,公司累计投入800多万元用于技术创新。
去年,公司又投入150万元购买了中水回用技术成套设备,实现印染污水循环使用。
在节能减耗的同时,企业的印染技术实现了提档升级,产能也大大提升。
2015年,公司实现产值8000万元。
博达公司的设备更新仅是通州通过技术创新积极淘汰落后产能的一个缩影。
2015年,通州全年技改项目共有300余个,其中40个项目被列入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导向性计划,列入总数居南通市第一。
技术创新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也推进了新兴产业项目和高新技术企业做大规模总量,创新已成为制造企业经营发展的“新常态”。
位于刘桥镇的南通邦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新型节能环保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企业。
去年6月,公司投资3000万元新建的特种砂浆配套项目投产,通过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生产出用于绿色建筑的高效节能产品。
公司总经理徐虎介绍:“这种砌块重量轻、强度好,比普通红砖有更好的保温、隔热性能,且隔音功能好,是当前框架结构建筑用的主流材料。
”2015年,邦顺科技实现年销售额3545万元,同比增长97.7%。
此外,企业与同济大学建筑系搞产学研合作,研发脱硫石膏等节能环保新项目,全部投产后年销售将超过8000万元。
一面垂直绿化墙郁郁葱葱,里面盛放着近百个栽着各式绿植的小花盆。
不远处,一名工作人员操作着电脑,墙内自带的滴灌系统自动打开,滋润着一盆盆植物。
沪望科技是一家生产排水板、生态植草格、垂直绿化墙等产品的企业,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公司通过技改和创新不断研发新品,逐步淘汰了30%左右的老产品。
结合排水板的生产,公司延伸其前道和后道,自主研发了一套虹吸排水组合系统,收集排水板排出的雨水,沉淀处理后再利用,在国内属首创,目前已申请国家专利。
2015年,通州完成工业技改投入271.66亿元,总量列南通第一,增长25.6%,超过南通市增幅0.6个百分点,完成总量占全部工业投入的80.2%,超过南通市比重11.6个百分点。
(记者 樊希萌 印春湘 通讯员 严效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