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是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分布在福州市北郊晋安区与连江县、罗源县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
寿山矿区很早就有开采,传统的"田坑、水坑、山坑",指的就是在矿区中的田底、水涧、山洞处开采的矿石。
继续前文,接着介绍寿山石之水坑石和山坑石,分别指的是在矿区中的水涧、山洞处开采出的石料。
2、水坑石水坑石,是指在矿区水涧中产出的寿山石,矿物成分主要为迪开石。
个别水坑石的矿物成分以珍珠陶土为主。
水坑石以透明度高、肌理莹洁者为上品。
其中以红色及黄色最为罕见。
水坑石主要以矿石的色相、象形而命名。
如水晶冻、鱼脑冻、鳝草冻、牛角冻、天蓝冻、桃花冻、玛瑙冻等。
水坑石按其成因产状又可分为掘性水坑石和洞采水坑石。
掘性水坑石为次生矿型,呈赭黄或棕黄、灰黑、白色等颜色,常有色皮,也有萝卜纹及红筋,与田黄石类似。
不同于田黄的是,掘性水坑石常含有粉白色的斑点。
洞采水坑石为原生矿型,以白、黑两种颜色最常见,间或有红、黄等颜色。
洞采水坑石质地稍坚硬,多为微透明至半透明状,结构中常隐有萝卜纹、金属细砂(黄铁矿)、水脉纹等特征。
3、山坑石山坑石是指寿山、月洋等方圆100多平方公里的矿区中,除田坑石、水坑石以外所产出的寿山石。
山坑石是分布最广,品种最多的石系。
多以地名、开洞者人名命名,有高山石、杜陵石、芙蓉石、鸽眼红、月尾石、虎岗石、水莲花、月洋石等。
按其成因产状,也可分为次生矿型和原生矿型两种。
掘性山坑石为次生矿,洞采山坑石为原生矿。
掘性山坑石,是指掘于山坑石矿洞附近山坡或山坳的泥土层或溪中砂砾层中的块状独石,常带有石皮、红格等特征。
洞采山坑石指从坑洞中开采的寿山石,属原生矿。
- THE END -声明:文章部分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