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前儿时候儿,有一户人家。
这家里一个年轻农妇带三个女孩儿。
小户人家,孩子名字起的随意。
大女儿叫做门栓儿,二女儿叫做门鼻儿,小女儿叫做栓子疙瘩儿。
(全是插门的家伙事儿)。
有一年秋里,这个女主人要回娘家去看看娘家妈。
三个女孩儿都不想跟去。
这女的只好跟三人交代好。
我出门儿后,你三个人待在屋里不要出去。
我一半天儿都回来啦。
有人叫门儿你们隔着门缝儿看看,不是我回来不管谁来了都不要开门。
三个人答应下来。
这一天,农妇打扮了一下。
给三个孩子留了窝头,挎了一篮子油条就出门儿了。
秋里天气闷热,农妇步行走了小半天儿,有点儿累了。
就坐在高粱地边儿的土梗子上歇会儿。
这时候,有个老狼精看到她了。
老狼精变成了一个走路的老太婆,假装从路上走过来,跟农妇搭话儿。
老狼问,闺女,你坐这儿干啥了。
农妇说,我走路累了,坐这里歇歇。
老狼又问,闺女,你这是去干嘛呢。
农妇说,我要回娘家,走到这里累了。
老狼又说,闺女我看你人怪好哩,我也累了,我也坐这儿歇歇。
老狼就坐下跟农妇拉家常。
老狼问了问农妇家在哪儿,家里几口人,篮子里装的啥。
农妇不知道老狼婆是妖精变的,就一五一十的都跟她说了。
老狼听说农妇篮子里是油条。
就故作可怜说,好闺女,我也走了半天路了。
连口饭都没吃,你把你这油条叫我吃一根儿吧。
农妇看她可怜,就给她吃了一根油条。
老狼吃完。
又说,好闺女,我没吃饱,再给我吃一根儿吧。
农妇又不好意思拒绝,就把油条又给她吃一根。
这个老狼吃起来没够,三缠两缠,把农妇一篮子油条都吃干净了。
农妇没奈何,就说,你把我的油条都吃干净了,我看我妈的东西都全给你了。
我也歇够了,我就先走了。
老狼说,闺女你先别走。
我吃了你这么多油条,我也报答报答你。
你还坐到这儿,我帮你逮逮虱子。
农妇不愿意,老狼就拉着她坐下。
农妇拗不过,只好坐下。
老狼假意帮农妇捉虱子,她在农妇头发里扒弄。
忽然,她猛的在农妇头上掐一块儿肉,放嘴里吃了。
农妇疼的大叫,不让你逮了,太疼了。
老狼说,别动,下一个我轻点儿。
说着,又揪了一块儿。
农妇不依,老狼就哄着农妇,不多久,就把农妇吃了。
老狼吃了农妇,又想到农妇家里还有三个小妮儿。
老狼就变成农妇模样,往农妇家里去了。
老狼变成了农妇,傍晚时来到农妇家的院子里。
她发现正房的屋门拴上了,就叫几个孩子来开门。
老狼叫道,门栓儿、门鼻儿,栓子疙瘩儿来开门儿。
小女儿听到了,连忙就要开门。
两个姐姐说,不要开,先看看是谁再开。
老狼说,我是恁妈。
三个女孩儿从门缝里一看,说,你不是俺妈,俺妈画哩是柳叶眉。
你的眉毛不对。
老狼听见这样说,连忙跑到灶房。
用锅底灰画了两道柳叶眉。
然后又来叫门。
门栓儿、门鼻儿、拴子疙瘩儿来开门儿。
小女儿隔门缝一看,说,是咱妈回来啦,你看眉毛都一样。
两个姐姐看了看,说,不对。
咱妈腰里扎的是绿丝带,她没有,不能开门。
老狼没办法,去外面地里扯了几个高粱叶子,扎在腰里。
又回到门前。
门栓儿、门鼻儿、刷子疙瘩儿来开门。
兔妮子们,快来看看我是不是恁妈。
三个姑娘隔门缝一看,说,你不是俺妈。
俺妈穿的是高跟鞋,你不是。
老狼只好跑到别处驴棚里,在鞋底上踩两个驴粪蛋子,变成了高跟鞋。
老狼又来到门前叫门。
这一次三个女孩一看,连忙把门打开了。
老狼进到了屋里。
老狼想,三个女孩儿不能一次吃完,得想个办法一个一个解决。
就对三个女孩说,你们三个晚上谁给我睡一头儿。
大女儿不愿意,二女儿和三女儿都要跟妈妈睡一头儿。
老狼说,只能有一个。
这样吧,你们两个都去给我烧一碗茶,我看看谁的好喝就叫谁跟我睡一头儿。
老二和老三就连忙给老狼烧茶。
二女儿烧了一碗白茶。
三女儿机灵,在碗里放了一点儿盐。
老狼喝了说,三女儿烧的茶有味儿,就让三女儿晚上跟妈妈睡吧。
于是,当天晚上,老狼就跟小女儿在一头儿,老大老二两个睡在另一头儿。
当天晚上,老狼变成的农妇和小女儿一头儿,两个大女儿睡在另一头儿。
大女儿一伸腿,蹬到了狼尾巴。
原来大灰狼变成人,尾巴并没有变。
大女儿吃惊的问。
妈妈,你身体后面的是啥呀,咋毛烘烘的。
老狼连忙说,这是我在路上看到别人家的麻,我就拿了一束别腰里了。
你别吭声了,赶紧睡吧。
过了一会儿,大灰狼嘴巴开始吧唧吧唧响。
两个女孩儿问,妈妈,你在吃啥哩。
老狼说,我在吃你姥姥家带回来的柿子。
二女儿说,我也要吃,给我递过来一个。
大灰狼嚷道,我吃完了。
你不要说话了,赶紧睡觉。
二女儿不做声了。
又过了一会儿,大灰狼嘴巴开始咔嚓咔嚓响。
大女儿问老狼,妈妈,你又吃啥哩。
我在地里薅的红萝卜儿,我饿了,吃几根。
二女儿又闹着要吃。
老狼不给,二女儿闹的没办法,老狼就扔了一根过来。
两个女孩儿一看,这哪里是红萝卜,分明就是手指头。
两个女孩儿已经知道老狼把妹妹吃了。
她两个吓的不敢吭声,也不敢再问老狼。
大女儿想赶紧逃出去。
就对老狼说,妈妈,我想上厕所。
老狼说,你事情咋恁多,想去就出去吧。
大女儿说,外面太黑,我不敢去。
老狼说,不敢去你们俩一起,做个伴儿。
两个女孩又惊又怕,赶紧一起逃到屋子外面了。
外面一片漆黑,两女孩也不知道该往哪儿去。
正好院子里有一颗大枣树。
两个女孩儿就都爬到了大树上不敢下来。
第二天天亮了,老狼从屋子里出来。
看到两个女孩儿在大树上。
老狼不会上树,就对她们说,你俩爬到树上干啥哩,赶紧下来。
大女儿说,我们在树上摘枣儿吃,不下去。
老狼说,我也想吃枣儿。
我不会上树,你俩把我拉上去。
俩女孩说,我们够不到你,屋里有一盘绳子,你把绳子扔上来,然后用绳子拴上自己,我们把你拉上来。
老狼想着只要能上树,不怕她俩不下来。
就把绳子扔上去了。
俩女孩合力,拉着老狼上树。
快要拉上来的时候,俩女孩突然松开手,把老狼摔到了地下。
这一下把老狼摔了个半死,现了原形。
老狼好一会儿才缓过来,生气的说,你俩没摔死我,我非要把你俩吃了不行。
你俩现在不下来不要紧,我不信你们一直不下来。
你俩在树上等着吧,我晚上再来吃你俩。
说罢,老狼就出门走了。
俩女孩儿看老狼走了有一会儿了,就从树上下来了。
两个女孩害怕老狼晚上再回来,又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就坐在树下面哭。
这时候过来一个蝎子精,看见两个女孩在那里哭,就问。
小姑娘,你俩哭啥了。
女孩儿把事情跟蝎子精说了。
蝎子精说,你俩别哭了,你俩帮我下一碗面叶儿吃,我帮你们打老狼。
俩女孩就给蝎子精下了一碗面叶儿,蝎子精吃完,就在屋里等老狼。
两女孩还是不放心,就又坐在树下面哭。
一会儿又过来一个锥子精,也问女孩哭什么。
听女孩说了以后,也要一碗面叶儿吃。
女孩又给锥子精也下了一碗面叶儿。
锥子精吃完,也要留下来帮女孩对付老狼。
一会儿又来了一个箱子精,一个柜子精,一个石磙精,一个毛巾精。
他们都让女孩下一碗面叶儿,女孩儿跟他们每个都下了一碗,他们吃过了。
都要留下来帮女孩儿。
最后来了一个鸭子精。
鸭子精问了情况也要一碗面叶儿吃,俩女孩看刚才做了那么多碗,锅里还剩很多。
就没有重新下,把剩饭给鸭子精盛了一碗。
鸭子精吃了剩饭,虽说也留下来了,但是心里还是不痛快。
大家等到天快黑了,就安排一下怎么对付老狼。
箱子精让柜子精把床围起来,就留一面开放。
又让蝎子精藏在灶台上,让锥子精藏在灶房的凳子上。
然后箱子精在柜子精留的空地方把石磙精支起来,让石磙下面留个能过人的地方。
鸭子精和毛巾精没事干,就躲在床下面等着帮忙。
一切都安排好了,箱子精就让两个女孩儿躲在床上,屋里门不拴,也不要点灯。
又给大家交代好老狼来了的对策,然后大家就各自到自己的位置上准备了。
到了晚上,老狼又变化了找来了。
老狼到了门前,叫到。
兔妮子,恁妈回来了。
赶紧给我开门。
大女儿说,门没栓,你自己进来吧。
老狼进到屋里,发现没点灯,黑乎乎的啥也看不见。
就说,你俩赶紧把灯点上,黑洞洞的我啥也看不见。
二女儿说,太黑了,我们不敢点,火镰在灶台上,你自己去点灯吧。
老狼就摸黑儿到灶房去找火镰。
老狼在灶台上摸火镰,火镰没摸着,摸着一个大蝎子。
蝎子精照老狼手上扎一下,把老狼疼的直叫唤。
老狼吃着疼,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又被锥子精狠扎了一下。
把老狼疼的直骂人。
老狼没摸着火镰,又回到屋里。
大骂,你这两个兔妮子,你们想着不点灯我就没办法了?就算不点灯,我摸黑儿也要把你俩吃了。
老狼骂完,就摸黑儿找床。
床已经被柜子围起来了,老狼摸了一圈,没地方进。
又往下摸,发现石磙下面可以进人。
老狼高兴的准备钻进去。
老狼刚钻到石磙下面。
箱子精一让,石磙精就打下来了。
石磙精最有力气,一下接着一下不断的狠劲打老狼。
鸭子精因为吃了剩饭不想出力,就在一边大喊,‘’呱、呱,别打了,打出来脓血咋办了。
”毛巾精看到石磙精犹豫了,也连忙喊,“使劲儿打,使劲儿打,打出来脓血我擦擦”石磙精听到毛巾精的话,就更加卖力的打老狼。
石磙精把老狼一统好打,直把老狼打成了一滩烂泥。
第二天天亮,帮忙的几个都走了,两个女孩就把老狼打成的烂泥收拾了。
把它埋在了窗前的空地上。
过了没多久,埋老狼的地方长出了两颗白菜,白菜长得又大又好。
有一天,有一个卖货郎的老爷爷从门口经过,两个女孩儿叫住老爷爷。
说,我们想买针线,但是我们没有钱,能不能拿粮食换。
老头说可以,就放下了担子。
老头来到院子里,看到两颗白菜长的好。
就说,你们就拿白菜来换吧,这两颗白菜我看就挺好的。
于是两个女孩就挑了好几样儿东西,把两颗白菜都给老货郎了。
老货郎把两颗白菜放到筐子里盖起来。
挑着担子准备回家。
老货郎挑着担子正走,听到篮子里有说话声,说的是,一里轻,二里重,挑到三里你挑不动。
老头感觉担子是轻了不少,就掀开一看,两颗白菜变成了两个小猫。
老头说,小猫也挺好的,带回家抓老鼠,于是老头继续挑着担子赶路。
走过了二里地,老头发现担子又重了点儿,掀开一看,小猫儿又变成白菜了。
老头没搭理,继续赶路。
刚过三里,担子更重了。
老头挑不动了。
他放下担子赶紧掀开看,发现两颗白菜又变成了两个大姑娘。
两姑娘长的水灵灵的,一模一样。
老头也很高兴。
就说,我正好也没儿女,你俩就当我闺女吧。
老头看她俩有一个手上有个红点儿,另一个没有。
就让手上有红点儿的当姐姐。
手上没红点儿的当妹妹。
于是老头还是天天跑着做货郎,把俩闺女留家里给他做饭。
这俩姑娘长的虽然一样,但是秉性却差很远。
这个姐姐好吃懒做,还要在父亲面前抢妹妹功劳,说妹妹坏话。
妹妹却聪明伶俐,又勤劳,又善良。
老货郎天天跑着走村串巷,也很辛苦。
有一天,老货郎回家时走山路,脚一滑跌到山沟里。
把老货郎的腿跌断了。
山路上没人,老货郎正发愁,一个打柴的年轻人远远的看到了他。
把老货郎背出来了。
老货郎说,后生,你救了我的命,我家里有金也有银。
我老了没用,都送给你。
打柴的说,我不要你的金银。
我帮你是看你年纪大了,不图你的金银。
老货郎又说,后生,你成家没有。
打柴的年轻人摇摇头。
老头儿高兴的说,我有两个女儿,说一个给你当媳妇儿吧。
年轻人说,我就是一个打柴的,穷家破院,并没有安身立命的营生,不敢娶妻。
年轻人帮老人把腿固定好,又给老人做了一副拐杖。
老人很感动,夹了空担子拄着拐赶路。
老人还没走,又回头问年轻人说,我这个腿伤多久能好呀。
年轻人说,我已经给你固定好了,又敷了草药,你回家后要少走远路。
不出三个月就好了。
老头又问,后生,你家住在哪里呀。
要是我腿三个月不好,我好找到你家去,你再帮我看看。
年轻人就把家的位置跟老人说了。
年轻人要送老人回家。
老人拒绝了。
老人说我离家已经不远了。
你忙你的活计吧。
只是过三个月后你几天别出门,万一我腿没好利索我去你家找你。
说罢,老先生就拄着拐回家了。
老人回到家里有两个女儿照顾,恢复的也挺快,不到两个月后就完全好了。
老人把两个姑娘叫到 跟前,说,我这次多亏了打柴的年轻人救了我的性命,要不然我在山沟里动不了,肯定是没命了。
那个年轻人虽说家里穷,但是与我有救命之恩,我打算把你俩许配一个给他,你们两个看看谁愿意。
大姑娘听说樵夫穷,不愿意嫁。
小女儿说,她救了父亲就是我们全家的恩人,姐姐不愿意嫁那就我嫁吧,穷也没关系,只要好好干,不愁日子不好过。
老货郎很高兴。
等到了三个月的期限,老货郎就带着小女儿去往樵夫家里。
樵夫见老货郎好了也很高兴。
老货郎就把自己的打算跟樵夫说了。
樵夫说家里穷推辞不肯。
老人说,我这个女儿不怕你穷,你俩只要好好持家,不怕日子过不好。
我以后老了,你也算替我照顾我这个闺女吧。
樵夫听见这样说,也不再推辞了。
老货郎又把带的金银偷偷的留给女儿,嘱咐他们要好好过日子。
约好下个节里回家看看,就自己回家去了。
小女儿跟樵夫两个人都勤劳又肯干,家里的小日子越过越好。
房子院子都收拾一新,家里的银钱也越攒越多。
小两口就商量着回娘家去看看老人。
到了回娘家那一天,夫妻俩带了很多礼品银钱去看望老货郎。
妻子想到回娘家也特别高兴。
特意的打扮了一番。
老货郎看到女儿女婿来看自己非常高兴,又见小两口日子过的红火,更是乐的合不拢嘴。
唯独大女儿不高兴,她见自己当初不愿意的婚事,妹妹嫁过去就过的这样好。
妹妹打扮的都比在家时更漂亮了,还给老头带了那么多礼品银钱。
大女儿看的眼红,心里想着,凭什么她可以嫁的那么好,过好日子,我却要在家里伺候老头儿,不行,我得想个办法,让我也能过上好日子才行。
当天下午,小夫妻准备着要回家了。
大女儿过来劝说,我妹妹嫁给你,这么长时间才回来一趟。
你们这就要走,我们姐妹还没有亲近够呐!老头见大女儿这么说,只当是两个女孩儿分开久了,姐妹情深。
就也帮着挽留。
妹妹说家里也需要人照看,时间久了怕是不成。
姐姐就说。
让姑爷先回去吧,过半月再来接你,这不是两全了。
小两口见姐姐如此说,就答应了。
丈夫回家以后,这个姐姐假意和妹妹相处的很好。
老货郎看他们姐妹和睦,就自己又出去做生意了,留姐妹二人在家。
第三日的正午,姐妹俩在院子里面闲坐。
姐姐出门到院子外面的桥上看景。
过了一会儿,姐姐在桥上招呼妹妹出来。
妹妹出来看时,姐姐说,你快过来,河里有好大一只红金鱼,正在这里游呢。
说着招呼妹妹来桥边。
妹妹站在桥上,刚探身准备看鱼。
姐姐在身后一把就把妹妹推到了河里。
妹妹落水,扑腾几下就沉下去了。
姐姐又假装哭啼起来。
这个姐姐把妹妹推到河里,自己又假意伤心起来。
老货郎回来时,看到大女儿正在哭啼,忙问发生了什么。
大女儿说,中午妹妹在桥上看鱼,自己一眼没看住,妹妹就跌到河里淹死了。
老货郎忙出去查看,哪里还有一点儿影子。
老货郎因为小女儿坠河非常伤心,又觉得愧对自己的女婿,长叹不止。
大女儿见老货郎发愁,就对他说,父亲,既然妹妹已经去世了,您再伤心也没用了。
只是妹夫的大恩没抱成,有始无终,挺遗憾的。
老货郎摇头道,没奈何,这事儿怨我。
只好我向他赔礼道歉吧。
大女儿说,要不这样吧,我替妹妹去报恩吧,发生这样的事情,总得给人家一个交代。
老货郎还在迟疑。
大女儿又说,我看妹妹大义报恩,我也深受感动。
既然妹妹不在了,我一个做姐姐的理应替妹妹承担。
老货郎见大女儿如此说,想想这样也好。
父女就约定下来了。
又怕女婿不肯,所以并没向女婿言明。
待到女婿来接小女儿那一日,老货郎只是让大女儿穿了一件小女儿换洗下来的衣裳。
因为两个女儿长得一模一样,樵夫去接时也没发觉异常。
只是跟老人告别,带着媳妇回到了家里。
樵夫带媳妇回家后,就觉得媳妇脾气变了不少。
家里的活儿也不干了,变得只知道享受,而且非常凶顽。
稍不顺心,就对樵夫大呼小叫。
樵夫念及老货郎的大恩,无奈忍了下来。
却说这个妹妹被推下河后,非常怨恨姐姐。
一息不灭,幻化成了一条红金鱼。
原来这一条河也通往她家附近,这金鱼就游到樵夫每天打水的地方,等着樵夫。
樵夫自从把媳妇接回来后,发现媳妇的性情大变。
内心也非常郁闷。
一天,他去河里打水,发现一条红金鱼总是在他附近游动,樵夫也没有理会。
但是一连好几天,那个金鱼看到他打水就游过来,在他附近打转。
樵夫也很奇怪,就对金鱼说,你是不是认识我,你天天来这里是找我的么?金鱼就点点头。
樵夫又说,既然你能听懂我说话,那你可愿意跟我回家?我用缸把你养里面,你就不用天天在河里等我了。
金鱼又点点头。
樵夫就把金鱼带回家里,用一个瓦缸养了起来。
这金鱼每天一见樵夫就浮起来,游的十分欢快。
一看到樵夫的媳妇就沉到水底,一动不动,樵夫的媳妇看到就非常生气。
十分记恨这条鱼。
有一天,樵夫的媳妇看樵夫出去打柴不在家。
就连忙把缸里的鱼拿出来,扔给了外面的猫儿,小猫叼起金鱼就跑开了。
樵夫回到家里,见没了金鱼。
就问自己媳妇,他媳妇说,晌里被一只花猫叼走了,我出来撵也没撵上。
樵夫听她这样说非常伤心,后悔不该把金鱼带到家里来。
到现在反而害了金鱼,又无处寻找。
也只好伤心的作罢。
金鱼被猫叼走后,怨气未消。
就幻化成了一只红嘴鹦哥儿。
这鹦哥能说人言,他飞到樵夫家的附近开言道:正妻被推落水死,屋里的媳妇是假哩。
樵夫听到鹦哥儿说活,也非常惊奇。
但是内容他倒是没有细想,只当是禽兽无意之言。
她媳妇听到这话,却大惊失色。
只是当着樵夫的面,假装的没事人一样。
樵夫又出去打柴时,她媳妇在家里就留意这只鹦哥儿。
恰好鹦哥儿飞到缸沿儿上喝水,被这个女人一水瓢打落在缸里。
樵夫媳妇这次横了一条心,干脆把这只鹦哥儿收拾干净,炖做了一锅肉汤。
樵夫回到家里,这媳妇去盛下两碗肉汤。
他给樵夫端一碗全是骨头的,自己端一碗全是肉的。
可是等到准备吃的时候,樵夫的碗里全是肉,樵夫媳妇的碗里全是骨头。
樵夫媳妇大怒,将两个人的碗换了过来。
准备去吃的时候,她自己的碗里又全是骨头,她丈夫碗里全是肉。
她这次气坏了,干脆夺过丈夫的碗,都不许吃。
她把两碗肉汤倒在了院子里,拿土盖上。
赌气不做饭吃,樵夫只是忍让,拿她也没有办法。
没多久,院子里埋鹦哥儿的地方长出来一棵树。
这棵树长得很快,不几天就长了好几米高,比胳膊还粗。
樵夫看到树长的好,也很高兴。
就过去摸了摸树干,这一摸不打紧。
这棵树一晃,树上掉下来的都是元宝银钱。
樵夫又轻推了一下,树上又落下来金银珠宝。
樵夫非常惊奇。
樵夫媳妇看到这棵树一摇就会掉金银铜钱,忙跑过来狠劲儿摇树。
没想到她一摇树,上面掉下来的都是砖块儿石块儿。
把她砸的满头包。
樵夫媳妇气坏了,拿了一把斧头就把树砍了,放在灶房里烧火。
这么大一颗树,被樵夫媳妇一顿饭就给烧完了,灶头洞里就剩下两个火炭儿。
恰巧这一天,住在他家不远的王婆儿家里,引火的火炭儿熄了。
这王婆是一个孤老婆子,家下也没有旁人。
老王婆儿就到樵夫家里去借引火的火炭儿。
樵夫见老王婆来借火炭,就说,灶下正好有,老人家自己取吧。
这王婆来到灶头,看到灶头下有两个火炭儿,一个发红火焰儿,一个发绿火焰儿。
王婆就好奇,拿了绿火炭走了,给樵夫灶下留了个红火炭儿。
这王婆儿平时靠织布为生,自己纺线织布,拿去换钱,维持生计。
老王婆儿就一口儿人吃饭,刚刚能维持。
王婆儿平时,在家只是上机织布。
偶尔出去串门子,到村里其他老太太家里闲聊。
这几日,王婆儿每次串门儿回来都发现织机上的布多了不少。
她就非常奇怪。
这一日,王婆儿出门后在院外面偷听,她发现自己出门儿后,家里织机却响了起来。
仔细听还有说话声。
说的是,老王婆儿,上织机,一天才织一尺七。
老王婆儿,不在家,一天能织一丈八。
老王婆儿非常奇怪,回到家里。
找遍全院儿,也没一个人影儿,老王婆儿无奈,只得自己心下狐疑。
第二天,老王婆儿吃罢早饭。
故意说今天要去某某家串门儿,到晚饭才回来吃。
说罢,假装关上院门,自己却在院里躲了起来。
果然时间不长,她发现灶头下的火炭儿变成了一个大姑娘,标标志志的,走到屋里就要帮她去织布。
老王婆儿悄悄跟上,一把拉住准备织布的姑娘。
这姑娘没料到王婆没走,被吓了一跳。
王婆儿说,姑娘,既然我已经看到你了,你也不用再变回去了。
就在家里给我当个闺女吧。
这女孩儿点头答应了,就在王婆家里住了下来。
天天帮着王婆织布做饭。
过了一些时日,老王婆儿问姑娘说:闺女,你流落到我门儿里,必然是遇到什么难事儿。
要不然也不至于这样,我一个老婆子虽说没什么本事,但是也愿意帮你想想办法。
这姑娘看老王婆儿心底善良,为人宽厚。
就把自己的出身跟老王婆儿说了。
并说明被姐姐推下河去,顶替自己的事情。
老王婆听后,大为叹息。
母女二人就商议如何能帮姑娘辨明身份。
姑娘说,辨明身份还需要我丈夫到我父亲那里去问清楚才行。
只要能悄悄的让我丈夫来与我一见,我自然可以分辨清楚。
这老王婆就去樵夫出门不远处等着,遇到樵夫只说家中有事,央告樵夫帮忙。
樵夫来到王婆儿家中,忽看到王婆的女儿,大惊问到,我家媳妇并不常常出门,怎么也来了这里。
王婆儿说,你且看仔细了,这是不是你媳妇?樵夫更是摸不着头脑。
这姑娘就把事情的原委讲明,樵夫也非常震惊,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姑娘又说,要想证实此事并不难,你只须到我父亲处讲明白,然后到门前拱桥下寻找,我手上原来戴的玉镯就在桥下。
樵夫恍然大悟,自从妻子从娘家回来。
手上的玉镯就不见了,樵夫也曾问过,她媳妇只说是不小心丢了,没地方寻找。
于是樵夫连忙跑到岳父家里,两人见面,樵夫把听到的话讲给岳父,老人听说,十分悲痛,两个人连忙来到桥下打捞。
果然找到了玉镯。
老货郎想到小女儿蒙冤,自己却毫不知情。
心疼的落下泪来。
老货郎对樵夫说,小女儿蒙冤受屈,都是我失察之过。
如今既然真想大白,我也不能袒护大女儿。
我和你一同去找她对质,她心底如此歹毒,犯下大错,我们一道把她送官就是了。
于是,两人先来到老王婆家里。
带了老王婆与女儿一起,到樵夫家里与大女儿对质。
大女儿正在家里闲坐,发现父亲和丈夫来了,又见老王婆儿和她姑娘二人,心里就觉得不好。
父亲把事情原本跟她说了,又拿出物证亮明,就要拉她去见官。
这个大女儿又羞又怕,慌的跑出门去,投河死了。
几人见如此结果,也就罢了。
从此,樵夫和小女儿又重新生活到了一起,并且对两家老人更加敬重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