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360公司周鸿祎在抖音平台上发布了一个短视频,视频内称他准备把自己的奔驰s600卖掉,去买一台国产的新能源车,但是不知道选什么品牌,希望各大网友帮忙出谋划策,引起了各个车企品牌的争先恐后的送车体验狂潮。
2024年4月24号,贾跃亭在美国发视频隔空喊话周鸿祎:老周(周鸿祎)你好,我现在正坐在FF91的后排,而这台车也正是从后排开始定义的。
我们的零重力座椅和智能后排互联网系统,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绝对是你最需要的。
下次你在美国的时候,希望FF91能成为你的专属座驾。
我和老周也是十几年前智能手机时代相杀相爱的老相识了,没想到在汽车上又有了交集。
这两天我听到了老周对我们的一些评论,但我认为为盗窃者鼓噪不应该是老周的价值观。
我也认为老周希望向年轻的奋斗者传递和倡导的不应该是抄袭和山寨。
我也相信老周你也一定认同,只有原创精神深入骨髓,大量的原创奋斗者涌现,才能推动中国AI电车产业占立在世界之巅。
FF从量产以来,虽然只交付了11台车,但这些经历了无数磨难才诞生的11台车是完全原创创新的塔尖产品,具备非凡的颠覆性的意义。
也正是因为10年前我来到美国造车,我们才有了能力成为中国汽车进入美国市场的重要桥梁。
中国目前具备了全球最强的供应链,但只有放在全球一体化的经济体系里才能进发出最大的价值。
FF的供应链正在努力向中国转移,我们也会在合适的时机把FF91带回到中国制造。
就像我昨天在汽车峰会上说的一样,原创和变革是FF的信仰。
我也坚信,我也坚信唯有原创创新才能让中国的AI电车走向欧美。
如有需要,我们愿意帮助包括老周你投资的哪吒汽车在内的所有AI电车企业,从产品定义AI技术平台品牌营销及发布销售和用户生态构建等5个方面,全面提升决胜五力,助力大家在美国及全球市场取得成功。
随后周鸿祎发布视频回复贾跃亭:你要跟我争论争论供应链哪国强的问题我就说两个观点:第一 老贾你得承认你在美国不是造不出来车,但美国的供应链显然不如中国强,中国的工业门类是全世界最齐全最完整而且现在制造业的水平也相当高,整个供应链也非常的完善。
所以你的车在美国为啥卖不出去啊,就是太贵了。
据说要卖20万美金,你比特斯拉要贵10倍的车,怎么能卖的出去呢,你要是回国用中国的供应链来造保证你的额成本降低百分之七十,你这车可能会有点竞争力,所以真的想造车的话一定要回到中国来。
你看你起了个大早赶了一个晚集,就是因为不相信中国的力量。
所以赶快回国。
第二 你要是对你的FF91这么有信心就别说等我去美国,我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去美国,你就发一辆FF91到我公司360总部楼下跟国内的同行同场竞技,让我这个挑剔的后座司机开一开坐一坐,体验一下,看看你的智能驾驶怎么样,看看你的智能座舱怎么样。
看看你的舒适度怎么样,咱们不说客套话,发一辆车到中国来比什么都强,你自己呢是明天回国呢,还是下周回国呢,咱们都翘首以待。
2024年4月25号今天贾跃亭再次发视频隔空回复:大家好,昨天回应老周的视频引起了很多的讨论,我看了很多大家在评论区和私信的留言,我想就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做个简单的回答。
昨天老周问我何时回国,其实这恰恰是我最大的心结,也是我每天都在努力解决的问题。
早日回到自己的祖国是我最大的梦想,任何能够挣钱还债、挣钱造车、造车还债,早日重归祖国的事情,我都愿意努力去做。
造车成功并还债之日,就是我回国之时。
可能很多人对于我的债务问题并不了解,毕竟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
到2017年乐视爆发债务危机之时,我个人累计为乐视体系担保了120亿美金左右的债务,而这些并不是我个人的直接债务,基本上是我替乐视体系公司担保的。
这些年,替公司、替乐视,我们已经累计偿还了100多亿美金,这可能是全球最大的个人担保案例。
5年前,我在美国申请了个人债务重组,达成了并完成了重组方案。
在美国法律体系下,我已经不存在任何债务了。
虽然如此,我也依然会尽全力早日解决完在中国法律体系下的债务。
也有很多创业者和奋斗者都在给我留言,问我债务相关的问题。
有些创业者因逐梦负债累累,有些打工人、奋斗者被房贷、车贷压弯了腰,一次又一次想要放弃。
他们还问我,你为何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下不仅没有放弃,反而越挫越勇? 我想对所有逆风中的创业者和奋斗者说,其实,我现在依然处在人生的至暗时刻,甚至可能更大的暴风骤雨还会到来,但这都不会动摇我的信念和追求,我都还在坚持,你们凭什么放弃? 你要告诉自己,再多的错误和再大的磨难都不是你人生的终点。
更要告诉你自己,你是独一无二的奋斗者,你正在为这个世界创造独一无二的价值。
只要把每次磨难当成自己人生的历练,坚持下去,终有一天你会发现压力和苦难悄然离你而去,你已拨云见日,得到一个全新的世界。
你们的留言也给了我很大的力量,如果大家感兴趣,以后我将会和大家分享这些年创业路上犯过的一个又一个的错误和无数惨痛的教训,让创业者和奋斗者们少踩坑、少走弯路。
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成长,谢谢大家! 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贾跃亭和周鸿祎之间的对话不仅仅是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讨论,而是深刻地揭示了中国高科技企业家面对挑战时的态度和应对策略,以及对未来技术方向的坚定看法。
贾跃亭的创业故事与挑战贾跃亭的事业经历可谓是跌宕起伏。
从乐视网起家,他试图建立一个覆盖娱乐、电子产品及汽车等多个领域的生态系统,这种模式在初期获得了市场的热烈响应。
然而,随着资金链问题爆发,贾跃亭的乐视帝国开始出现裂痕,最终导致了他的财务危机和债务重组。
尽管面临极大的财务和声誉压力,贾跃亭没有放弃,而是转战美国,试图通过Faraday Future(FF)在电动汽车领域实现突破。
技术创新与原创精神的追求在与周鸿祎的对话中,贾跃亭多次强调了FF的原创精神和技术创新。
尽管FF到目前为止交付的车辆数量不多,但贾跃亭坚持认为这些车辆代表了顶尖的创新和技术。
他的这种态度反映了他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以及他相信只有不断创新,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才能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对中国制造的信心和挑战周鸿祎的反馈则更多地聚焦于实际操作和市场反馈,他对贾跃亭的产品提出了直接的挑战,建议其将FF91直接引入中国市场进行测试,这反映了他对产品要经得起市场考验的实用主义观点。
同时,周鸿祎也表达了对中国供应链能力的强烈信心,认为回国生产将大幅度降低成本,增加竞争力。
从这场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两位企业家在策略和操作层面上存在分歧,但他们都显示出了对中国新能源汽车未来的乐观态度和对技术创新的重视。
贾跃亭的经历特别突出了一个企业家在面对巨大困难时仍能坚持创新和追求梦想的决心,而周鸿祎则代表了一种更加务实的,注重市场反馈和消费者需求的商业模式。
这些对话和事件给我们的启示是:在高科技领域,尤其是在快速变化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企业家不仅需要拥有前瞻性的技术视角,更需要具备应对市场和财务风险的能力。
贾跃亭的故事警示我们,过于激进的扩张和多元化可能导致资源过度分散和财务风险,而周鸿祎的观点则提醒我们,最终的市场接受度和产品实用性是衡量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