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刘甲申:北京玉泉路记忆原创 / 刘甲申 梅梓祥推荐

发布:2024-06-17 浏览:38

核心提示:原创 刘甲申 梅梓祥书屋 2024-03-19 19:51 江苏梅梓祥导读:我在李友珍战友制作的美篇读到《北京玉泉路记忆》一文。文章作者刘甲申1965年入伍,今年也八十岁上下了。他原在为修建地铁而组建的铁道兵12师57团服役,1976年2月又随部队改编为基建工程兵;在铁道兵11年,在基建工程兵7年,军旅生涯跨两个兵种。这篇文章的意义在于,他亲历北京地铁修建的过程,所在的连队又驻当时的铁道兵大院机关附近。他披露了许多修建地铁的内情。因为地铁工程具有战备保密的性质,当年宣传报道很少,作为参建人的回忆史料就有抢

原创 刘甲申 梅梓祥书屋 2024-03-19 19:51 江苏梅梓祥导读:我在李友珍战友制作的美篇读到《北京玉泉路记忆》一文。
文章作者刘甲申1965年入伍,今年也八十岁上下了。
他原在为修建地铁而组建的铁道兵12师57团服役,1976年2月又随部队改编为基建工程兵;在铁道兵11年,在基建工程兵7年,军旅生涯跨两个兵种。
这篇文章的意义在于,他亲历北京地铁修建的过程,所在的连队又驻当时的铁道兵大院机关附近。
他披露了许多修建地铁的内情。
因为地铁工程具有战备保密的性质,当年宣传报道很少,作为参建人的回忆史料就有抢救性的珍贵。
再则,他写到铁道兵大院,现在的中国铁建大院,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生老病死在这个院落?我在这里居住已40余年,这难道不是我的第二故乡吗?既是故乡人,应知故乡事。
前些年,我写过《铁道兵大院的前世今生》,这个系列还没有结束,我在继续搜集资料,有望“待续”写大院的人文文化和杰出人物。
有鉴于此,我对写“铁道兵大院”的文章都有兴趣,既是写作的需要,更有朝夕相处的感情因素。
这篇文章通俗易懂,引人入胜。
抚今追昔“玉泉路”,追述铁道兵的艰苦创业,在首都良好的美誉度,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扬,机关作风、官兵关系……特别值得转发。
北京玉泉路记忆刘甲申2023年12月10日,天朗日暖,虽然入冬已经2个月了,气温仍在10度以上。
我和老伴决定,趁着天好,到玉泉路看望“小四辈”。
我们乘快4路公交车,20分钟即到。
站在高架桥上,举目四望,京西的巨大变化尽收眼底。
眺望玉泉路,宽阔的大道车流如水,高楼林立。
我暗自问道:这是玉泉路吗?几十年前,玉泉路只是一条乡间小路,因北通玉泉山而得名。
后来慢慢发展成4米宽的烁石路、12米宽的柏油路,现在是4上4下8车道,连接海淀、丰台、石景山3个区,穿通阜石路和长安街西延续的交通干道。
看着玉泉路的变化,无数往事涌上心头,这里曾经是我们铁道兵战斗过的地方。
中国第一条地下铁道于1965年7月1日破土动工。
中共中央领导人朱德(左3)、邓小平(左2)、彭真(左4)、李先念(左1)、罗瑞卿(左5)等参加开工典礼。
一、地铁第一锹1965年7月1日,晴空万里,阳光灿烂。
玉泉路西,红旗招展,军歌嘹亮。
中国第一条地下铁道开工典礼在这里隆重举行。
在热烈的掌声中,朱德委员长和邓小平、李先念、彭真、罗瑞卿等领导,神采奕奕,挥锹破土,这是北京地铁第一锹。
这第一锹,开辟了中国地铁建设历史新篇章。
与此同时,地铁一号线的各个施工点,打井机、挖土机、推土机,轰声雷动,运土车辆穿梭来往,一场轰轰烈烈的地铁大战拉开了序幕。
我们这些长年累月在深山老林、恶水荒漠奋战的铁道兵,第一次在首都北京闪亮登场!同日,在解放军政治学院礼堂,召开了干部动员大会,参加大会的有部队和北京市有关部门、单位的代表参加,彭真、罗瑞卿、杨勇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地上服从地下、交通服从战备、时间服从质量”的要求。
会场气氛热烈,群情高涨,我作为一个刚入伍的新兵,能参加大会,心情非常激动,决心要为地铁建设贡献力量。
地铁开工典礼后,朱委员长和邓小平用过的铁锹,分别存放在57团9连和59团9连,团里还召开了“授锹”大会。
这把锹成为连队建设和施工生产的强大动力。
在“第一锹”精神鼓舞下,我们九连执行打井降水任务,被誉为“开路先锋”,荣立集体二等功,被铁道兵、师、团树为学习毛主席著作标兵连队。
改编为基建工程兵后,在抢修北京市民房战斗中,又荣立集体二等功,被基建工程兵评为“大庆式基本建设突击队”,我代表连队参加了中央召开的唐山丰南抗震救灾英雄模范代表大会,受到了华国锋等中央领导的接见。
铁道兵机关大院北门。
二、铁道兵机关大院解放军各军兵种机关大院,从公主坟往西一直排到玉泉路,铁道兵机关大院是最西边一个。
再往西过去是庄稼地,现在是世界雕塑公园。
我们57团承担了玉泉路地铁车站和东西向的区间段,在工地设立了指挥所,由团领导挂帅,司、政、后派人参加,常言道: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在铁道兵机关大门口施工,师部、团部离的也很近。
铁道兵领导经常到工地和部队指导工作。
刘贤权司令员曾到我们连队工地视察,宋维栻政委曾带领兵、师、团联合工作组到我们连搞政治教育试点。
铁道兵后勤部经常到我们连队总结指导伙食改善和改灶节煤,炊事班发明的“双板双眼回风灶”,成为全军的典型,荣立集体二等功。
铁道兵文工团、体工队经常到部队进行慰问演出,深受部队欢迎。
有一年八一建军节,铁道兵女排到我们团慰问表演,场地安排在万寿路一连驻地,我在场地安装广播。
那天特别热,不一会,队员们就浑身大汗,因为赛场是土地,队员们身上脸上就沾满了土 。
这些农村来的战士,没有见过打排球,有的说,打排球比我们干活还累,你看她们那汗出的。
还有的看到队员扑倒救球,就地翻滚,说这些女兵身体太差,老摔跟斗。
最令我难忘的是1974年9月30日晚上,我到兵部和郭副政委一起到人民大会堂参加周总理举行的国庆招待会,我们铁道兵一桌,代表几十万铁道兵指战员,与首都党、政、军领导、各界代表一起欢度国庆25周年!三、工地广播室铁道兵部队常年施工,任务繁重,部队在抓好施工组织指挥的同时,还广泛开展施工中的思想政治工作,鼓舞斗志,保证了施工任务的完成,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中,工地广播就是一个重要内容。
地铁开工后,上级调我到团电影组工作,我不愿意去,领导说“这是命令、必须服从”。
我报到后,领导让我先到工地搞广播。
广播室设在玉泉路西九连驻地的帐篷里,这里有两棵树龄700多年的银杏树,夏天很凉快。
帐篷里,还有军需股一个为工地战士缝补衣服的老兵,他在施工中断了一根手指,身残志不残,很受大家尊重。
我在工地一个多月,学会了广播设备的使用维修,还学会了用脚扣爬电线杆。
我曾天真地想,地铁修完了,复员回家可以到县电影队放电影,或到公社广播站搞广播,起码到生产队能当个电工,没想到9年后,上级让我到九连当了指导员。
也许是我有这个经历,以后我又在地铁2号线、西直门地铁站和多个重要战备工程工地政工组干过,有的同志戏称我是政治处驻“工地大使”。
我的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肯定,我的三次三等功,两次是在工地获得的。
地铁第一期工程,东起北京站, 沿古城墙西行,经前门,过长椿街北拐至复兴门,再向西经公主坟、苹果园至福寿岭,全长29.03公里。
铁道兵第 12师和铁道部地铁工程局、北京市建设局等单位担负施工。
图为明挖后用钢筋混凝土灌筑的地铁隧洞。
四、火热的工地北京地铁一号线的设计施工,是根据北京的水文地质、技术力量、施工设备、工程材料和经济状况等实际情况确定的,采用的是“浅埋明挖”法。
经过核试验现场检测和50多年的运营检验,证明是科学合理的。
具体工序为:勘察设计、打井降水、打桩护坡、土方开挖、做结构(垫层防水、绑底板钢筋、灌注混凝土、立排架、支内模板、绑边墙、顶板钢筋、支外模板、灌注混凝土、外防水),回填、做防爆层、铺路面。
结构做完后,洞内铺轨,设备安装。
地铁不但工序复杂,而且科技含量高,质量标准严格。
既要做到防原子、防化学、防地震,又要具备发电、排水、供水、通风防潮等功能。
铁道兵12师是1964年底新组建的部队,全师指战员谁也没有见过地铁。
部队遵照毛主席的“精心设计、静心施工”的指示,边学边干边提高,顶酷暑、冒严寒,风雨无阻,昼夜奋战。
经过4年多的艰苦努力,一号线于1969年国庆节前胜利建成通车。
当时,12师正在召开学习毛主席著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大会,我和200多名与会代表,佩戴着师证章厂制作的直径10公分的毛主席像章,高举红旗,迈着整齐的步伐,唱着歌曲《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精神焕发、斗志昂扬的从永定路走到玉泉路地铁站,再乘坐地铁列车到五棵松地铁站。
在列车上,大家心情激动:啊,地铁修成了,通车了,我们铁道兵为修建我国第一条地下铁道打了一个大胜仗,旗开得胜,劳苦功高!参加施工的第12师部队,精心组织,科学运作,采用机械化开挖,加快了施工进度。
图为“亥2”车牌车辆。
五、玉泉路上警八连玉泉路西侧,从长安街西延线往北到阜石路,都是我们铁道兵的大兵营。
从南往北,依次为57团7、8木工连、2营部、师后木材加工营。
加工营西面,还有构件厂和师教导队。
地铁一号线建成后,两个木工连和营部搬走了。
部队转工后,木材加工营那快地盘和单位,转成了北京城建集团戎泉公司、钢木公司、回收公司、构件厂和混凝土公司。
教导队依山而建,环境优美,多一半给了部队,少一半给了石景山区绿化队。
地铁施工期间,由于地铁工程工期紧,任务重,施工机械车辆多,北京市大街上到处可见铁道兵“亥2”的车。
拉土的、运料的、拉钢筋的、拉排架杉木杆的、运水泥、沥青的,不但车的数量多,而且种类也多。
大解放、小翻斗、五十铃、太拖拉、、大吊车、半挂车、拖车、侧翻、洒水车等等,还有众多的打井机、打桩机、挖土机、推土机、压路机、压风机……这些车辆、机械,一方面给古老的北京带来了生机,另一方面也给市民交通带来不便。
特别是那些运料车,超长、超宽、超重、超速,有的司机还和交警发生矛盾。
于是,社会上就有人叫我们“亥老二”。
不过,大多数群众还是理解我们的。
有一次,我和空军机关一个小车司机交谈,他说:“我们经常进行教育,领导要求我们遇到铁道兵的车辆要让着,铁道兵施工任务很繁重。
”为了保证运输畅通,减少和地方车辆的矛盾,根据“交通服从战备”的要求,上级决定把木工8连改为指挥交通的“警八连”。
警八连一亮相,英武的警姿,潇洒的动作,准确的指挥,和蔼的态度,立刻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上海有南京路上好八连,北京有玉泉路上警八连”成为一时流传的佳话。
六、 星期八公园玉泉路东侧,南段是解放军政治学院和航天二院(原七机部西区),现在街面上增添了不少饭店商铺。
北段过去是一个小村,文革时期,有一户人家,门口挂着一块黑板,每天刊登毛主席最新指示和重要新闻,成为当地一大亮点,现在已开发成一个功能齐全的“玉海园”居民小区,门口挂着“北京市一老一小示范小区”的铜牌,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2013年开展的一项便民工程,核心是“养老育幼”。
玉海园小区南面相邻的是“星期八公园”,公园名称寓意是:周一至周五都紧张的上班,双休日陪伴家人,只有星期八休息啦。
我静静地坐在公园一角,看着公园里老少和谐欢乐的场面,回想着半个多世纪以来玉泉路的往事,心潮激动感慨。
这正是:宇宙万物多变换,变换之中在发展。
昔日小路变大道,高楼公园建两边。
地下地铁一号线,地上小车连成串。
“老铁”换牌改中铁,“老基”改名叫城建。
亥2、申3车不见,军人都把便衣换。
五十八年一瞬间,年轻小伙变老汉。
喜看后辈花灿烂,老牛奋蹄永向前!刘甲申,河北藁城人,1965年3月入伍,在铁道兵服役11年,曾任战士、放映员、电影组长、宣传干事、连指导员。
在基建工程兵服役7年,曾任连指导员,指挥部政治部组织处干事。
1983年7月随部队集体转业,在北京城建集团工会任干事,北京地铁地基公司任工会主席、党委书记、北京城建研究院党委书记。
北京地铁玉泉路站被地铁博物馆命名为“经典车站”,图为地铁出口墙面铜牌标识。
编辑:乐在其中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长春的“汤臣一品”—融大·新外滩(福州汤臣一品融侨外滩一号) 下一篇:天燃气热水器选购注意什么 天燃气热水器的禁忌是什么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报价 装修网 装修风格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