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周丹实习生 蒋雪琴近日,武汉市民朱先生咨询:家里43英寸电视坏了,想买一台新的,可是去卖场逛了一圈,最小的也是65英寸的。
“现在大家看电视都买这么大了吗?如果想买小点的电视,该去哪买呢?”极目新闻记者探访发现,线下卖场,大多卖的是65英寸及以上的电视产品。
而线上平台上小尺寸电视仍然选择较多,不过,大多为中小品牌产品。
近日有机构发布的《全球液晶TV面板市场月度追踪》报告显示,中国电视市场在2023年第一季度,65英寸的市场占比已经超越55英寸,成为电视尺寸的首选位。
截至2023年6月,中国整机市场平均尺寸已突破60英寸。
线下卖场称小尺寸电视需求不大8月10日,朱先生介绍,自己家住的老小区,客厅不大,电视到沙发的距离,也不足两米。
“之前用的是43英寸电视,已经用了快20年了,最近电视坏了,就想着换一个同尺寸,或者稍大一点的,可走了两个家电卖场,最小的也是65英寸的,销售说小尺寸电视已经不卖了。
”考虑到家里客厅比较小,朱先生不太愿意买大电视,“家里有小朋友,看电视距离太近担心对孩子眼睛不好。
”10日,极目新闻记者走访武汉几家家电卖场发现,电视专柜主打的都是75英寸以上电视。
武汉中山公园附近一家卖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液晶面板价格高涨,电视机生产成本变高,卖场销售43英寸、32英寸的小尺寸电视机利润低,所以现在多是卖大尺寸电视。
“其实大尺寸电视利润也不高。
”工作人员介绍,因为电视机价格比以前高,购买的消费者也有所减少。
武汉一卖场在售的大尺寸电视武昌武珞路一家数码专卖店工作人员也表示,随着手机、平板等移动智能设备开始占据家电产品市场,电视竞争受到阻碍,消费者对智能设备功能性、便利性要求越来越高,而作为只适用于单一空间的电视来说,其唯一优势则集中体现在屏显质量。
“大尺寸电视屏幕可以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细节,这是手机等移动端无法比拟的。
消费者在大尺寸环境下能感受到更加逼真的视觉效果,享受沉浸式观影体验。
”因此,对于“逼真效果”的追求,将更能刺激消费者购买大尺寸电视的欲望。
多家卖场工作人员坦言,小尺寸电视的需求有,但比较少,“一个月难得有一个顾客来问小尺寸电视,我们一般会推荐有需求的消费者去网上买,一台小电视几百块钱,便宜得很。
”线上相关商品选择多价格低线上平台小尺寸电视选择较多11日,极目新闻记者在天猫搜索“大屏电视”,发现75英寸成为大屏电视的热门之选,单个商品不少月销量均在1000+以上,消费者对于大屏电视的青睐已溢于言表。
不过,在淘宝、拼多多等购物平台,小尺寸电视也不少,十多英寸的都有在售产品,价格从一百多元到一千多元不等。
不过,记者注意到,小尺寸电视的生产厂家,多为中小品牌,大的数码品牌,销售的产品仍以大尺寸电视为主流。
“买的主要是老人,还有就是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居多。
”一家经营小尺寸电视的商家告诉记者,小尺寸电视卖得比较好的是43英寸、32英寸,一个月可以卖几十、上百单,单台价格多在几百元左右,“售后的话,需要您直接联系厂家,我们店铺不负责售后的。
”业内人士介绍,从线上市场的销售数据来看,大尺寸电视也是主流。
“小尺寸电视有需求,但对于总体需求来说,目前属于小众需求,消费者选购,要多问问产品质量、售后保证等方面的问题,并保留好相关证据,方便日后有纠纷时维权使用。
”75英寸及以上电视增长趋势明显根据群智咨询的数据,从2013年到2023年,中国彩电在消费市场刺激下,平均尺寸累计增长了14.6英寸,从2013年的39.9英寸增长至2022年的57.4英寸。
2021年时,“70+”已成为中国电视尺寸主流之选,线下市场118款上市新品中,70英寸以上就占据44款,占比超过1/3。
到了2022年,三星、索尼、TCL、海信、长虹等头部品牌更是相继推出100英寸、110英寸的“巨幕”电视,这些搭载了电视发展最新技术的产品,很快成为中国彩电市场的新导向。
2023年上半年,我国液晶电视面板65英寸出货约1250万片,同比增长3.1%,市场份额达10.8%,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
75英寸出货约600万片,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24.5%,是上半年涨幅最大的尺寸,市场份额进一步增长1.4个百分点达到5.2%。
75英寸以上产品的出货量约230万片,同比增长18.6%,市场份额达2%,较去年同期上涨0.5个百分点,75英寸及以上尺寸的超大屏电视销量也呈明显增长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