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江岸区花桥街道田园社区十三号楼,一个袖珍小区,小到只是一栋类似庭院式布局的8层砖混结构楼房,84户人家。
这栋九十年代中后期建成楼房,开发商分别卖给了五家单位,作为福利房分给了五个单位的职工。
该栋楼原本划归田园小区进行物业管理,但因为不在田园小区圈定的围墙内,且经常与田园小区的物业管理方发生矛盾,到现在,一直处于无物业管理的状态。
也因为是单位的福利分房,所以现在居住在此的住户,大多是老龄居民。
1月19日,市面上已经开始传言,说“非典”又来了,但还没到风声鹤唳。
时值传统小年,老人们正在加紧给家里孩子们准备年货,忙进忙出不亦乐乎。
这天,有位姓段的大妈,在“自治安组”群里转发了“今日头条”上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8个要点》,楼栋的居民们开始相互转告。
到1月23日晚10点,收到武汉宣布开始封城消息时,我们一下傻眼了!家里团年,泡汤了;已经预定节后去外地度假的酒店也必须退订了;等等,一切安排皆因为封城而必须改变了。
十三号楼,一无物业,二无围墙,三无保安,历史遗留的“三无”小区,如何防疫?更何况十三号楼你疫情发源地的华南海鲜市场不足1.5公里的距离。
封城最开始的几天,整栋楼寂静到让人心里恐怖。
能看到晚上有灯光的窗口,才知道这里还住着人。
有的人,甚至在微信里也不回复消息,好像搭腔就会被传染。
新冠病毒,比非典还厉害的陌生杀手,如影随形的附着在我们的潜意识里。
网上看到底、听到的都是感染后无助和求助的消息,似乎只要感染了,无医可就、无药可治,只能在家等死。
我们该怎么办?可能也因为十三号楼多为老龄居民的原因,恐惧中,大家能做的就是等:等消息明朗、等政府管理者的正确声音。
。
。
理性的等待中,大家都呆在了家里。
加上整个社会环境对出行的管理和全社会的自我保护意识,十三号楼基本没有外来人员,避免了对十三号楼的输入性传播。
到1月26日,一则陈一新空降武汉任市委书记,中央工作组已经抵达武汉的快讯(后来看是低估了陈一新书记位置),才让“自治安组”群里的聊天有了一点生气。
老人们念旧,陈书记之前就做过武汉市的书记,群里有了能聊点的话题。
也是有过对陈书记主政武汉时的记忆,居民们多少感到了希望。
“自治安组”利用微信、电话等能用的通讯工具,请居民们一定要呆在家里不出门。
2月15号左右,社区派人封闭了我们这栋楼通往外面的两个出口中的一个出口,另一个昼夜安排人员值守,虽然有种被关在笼中的感觉,但确实感到了安全。
期间,有邻居已经开始采摘种在三楼平台的几颗菜薹叶子吃。
就是这样艰难的生活条件,居民们仍然坚持呆在家里。
有的老年邻居,从封城起,到今天都没有下过楼。
菜等生活必须的物资,都是热心邻居送到门口。
而且,送菜时老人还专门盯住,别碰防盗门的把手,怕送菜的邻居被把手上的病毒传染。
随着政府爱心菜的供给、各类团购群的出现,以及我们十三号楼原居民中一位市直属单位就近下沉到我们小区的干部志愿者,自治安组的大爹大妈们的管理工作更加有条理了。
十三号楼“无疫情小区”的上榜,无疑给我们增强了抗击疫情的信心,同时解除了一直以来压在我们心头的阴影。
现在,自治安组的小区主要治理工作,集中在了安排好小区居民的生活物资供应、发放等。
并及时提醒居民们不要松懈警惕,分发物资时也不要聚集。
通过前一阶段的小区防疫,我们强烈呼吁:请给武汉市政府给我们十三号楼安排物业管理单位!请把我们纳入到全市的管理系统!不要再让我们十三号楼像孤儿一样无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