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是景德镇的立市之本、称都之源。
景德镇历史悠久、手工业单一,这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中是绝无仅有的。
这也说明陶瓷造就了今天的景德镇,没有陶瓷就没有景德镇的今天,充分显示了陶瓷是景德镇立市之本、称都之源的特殊地位。
郭沫若来到景德镇考察时,曾写下“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的名句,称颂景德镇瓷业是瓷国的高峰。
东汉时代,景德镇出现了制陶业。
唐代,景德镇瓷器被称为“假玉器”,并有“陶窑”和“霍窑”之称。
五代,景德镇陶瓷进入普遍兴烧时期,全市包括五代以后各代古窑址共有30多处。
宋代,所烧造的青白瓷遍于全国,远销外洋。
元代,在制瓷原料方面,采用了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
明代,形成了官搭民烧、官民竞市的兴旺局面,成为“天下窑器所聚”的全国制瓷业的中心。
清代,形成了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四大系列。
景德镇是中国非常著名的瓷都,而陶瓷又是起源于中国。
但放眼全球,现在不仅仅中国,英国,比利时等国家的陶瓷产业发展的也非常迅速。
从中国瓷都角度来看,景德镇的陶瓷产业和其他国家相比,独有的竞争优势在哪里呢? 景德镇青花山水人家瓷鱼缸 第一,水源丰富,瓷土优良。
昌江属长江流域鄱阳湖水系,地下水资源可动量l.66亿立米。
重要制瓷原料高岭土,最早就产自景德镇东45公里今属鹅湖镇的高岭山,世界通用的制瓷粘土的命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