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教室的环境是基于教室本身结构、孩子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及教室资源的再利用为基准来设置规划的。
这所幼儿园的中班根据年级组特色课程—混班分区这一特点并结合项目合作内容,以角色扮演为主、社区生活为轴来进行区域的设置。
具体落实到区域的分配布置、色彩搭配、幼儿的参与度等细节:教室不同的区域就像小社区的不同商店,商店招牌采用统一尺寸,统一形状的KT板,在KT版上再进行设计和装饰。
给人干净整洁,大方简洁的视觉效果,而且各具特色。
利用幼儿午睡的榻榻米位置,设置“好声音”这个舞台,让孩子们穿上美丽的服装,做指甲,做发型,尽情展现自己的造型和歌声,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
利用网鱼来降低教室空间,使孩子更有安全感,用孩子的作品进行装饰,充分体现幼儿的参与,让孩子产生浓厚的兴趣。
项目合作学习内容与班级区域有效结合,体现了孩子们的探索过程,孩子们学习的内容及时呈现,便于孩子更有效的探索!班级的大环境需要老师进行整体规划,最重要是体现孩子的参与性与操作性,中班的孩子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所以班级规则、小小管理员孩子们都参与设计与制作,同时合理利用空间便于孩子观看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