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中山南区居民应该都有个深刻的体会:小区里办事越来越方便,厂区内文化活动也越来越丰富。
图书馆开进社区,公益电影放到车间门口,成为人们熟悉的生活场景。
这些变化,都得益于南区街道不断加大投入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除了公共文化服务越来越便捷,一系列便民服务也被送到群众家门口。
南区正致力于将自身打造成为全市各项服务最便捷的区域之一。
打造服务之城,能为南区带来什么?可以肯定的是,完善的服务,聚集的绝不会仅仅是人气。
公共服务,是一个区域人居环境升级的重要指标,是进而带动社会各项事业稳步进阶的柔性力量。
积极完善公共服务,正在成为南区街道推动城市升级的重要抓手。
编织公共文化服务之“网”一个多月前,文化和旅游部考察团到中山市南区街道调研和指导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考察了南区良都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及南区方志馆。
经历几年的努力,中山南区开始收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为什么要发力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回答这个问题,要从中山城市建设目标的升级历程中找逻辑。
担当区位职责,发挥主城区优势,南区街道正致力于编织一张跨越城乡、覆盖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之“网”。
去年1月,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将“湾区枢纽,精品中山”确定为中山城市发展的新目标。
中山要打造湾区精品城市,必须做好文化兴城的文章。
2018-2020年期间,中山市积极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强化市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并将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延伸至住宅小区,积极吸纳社会组织参与提供专业化、特色化公益文化服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在完善设施网络、丰富服务供给、打造精品项目、加强数字化建设、实施暖心工程、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作为中山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区街道真正领会了中山未来城市升级发展的新理念,并积极付诸行动。
找准城市建设的新方向,南区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下沉。
近年来,南区不断加大建设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方面的投入,把钱花在群众家门口,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下沉到基层,打造“中山书房”“邻里文化家”“共享文化馆”“共享阅读空间”等共享型、嵌入式、主题化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推动文化服务走进百姓生活、融入各行各业,让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都得到了有效提升,文化治理体系和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
担当区位职责,发挥主城区优势,南区致力于编织一张跨越城乡、覆盖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之“网”,为打造“湾区枢纽 精品中山”,构建文兴城美、文产融合的文化引领型城市作出了自己的积极贡献。
送到“家门口”的惠民服务相比文化惠民,服务便民与民生福祉更加密切相关。
去年8月,中山市“南区万科政务服务驿站”正式启用。
崭新的政务服务查询自助机搬进了小区物业服务中心,便利的服务也被送到了小区业主家门口,物业服务人员将梳理出涉及群众日常高频、简易的政务事项,纳入物业管理服务范围,借助物业管理平台,融入政务事项咨询、导办、网上办和掌上办等服务,利用线上政务服务平台在社区里打造起“下班后”的政务服务体系,极大地方便了早出晚归的“上班族”。
去年8月,中山市“南区万科政务服务驿站”正式启用,便利的服务被送到了小区业主家门口。
在南区,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一个多月以前,南区大信商圈党群服务站、米兰阳光小区党群服务站双双正式启用。
集阅读区、便民休闲区、行政服务区、活动室、会议室、党建宣传栏、充电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党群服务站,走进了社区和商圈。
在大信商圈党群服务站内,南区创新引入了3台便民服务机,包括交通违章自助办理机、政务一体机、政务“智慧晓屋”,其中,政务“智慧晓屋”更是全市的首批试点,可供居民办理涉及交通违章、市场监管、卫生、教育等单位的两百多项业务,整个党群服务站的建成投用,满足了商圈附近市民群众的各类物质文化服务需求。
南区树涌村党群服务站内,市民可以享受各种便捷的休闲服务。
南区街道党工委在完成街道、社区两级党群服务中心升级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党群服务阵地建设的“触角”延伸到居住小区、经联社以及商圈,全域打造“1+4+N”党群服务体系。
截至目前,已建成投用渡头、曹边、树涌、福涌4个经联社党群服务站,悦创、中山茶城、星汇大信3个商圈党群服务站,以及万科城市风景、米兰阳光2个商住小区党群服务站。
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需要在服务硬件和服务软件方面实现双提升,真正以便利、多元的优质服务“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就能不断提升群众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提升一座城市的凝聚力。
服务之城,聚集的不仅仅是人气公共服务,是居民安居乐业的重要配套。
打造服务之城,正在为南区积攒重要人气。
公共服务,也是影响区域营商环境的重要因素。
打造服务之城,为南区带来的也绝不仅仅是人气。
无论是公共文化服务,还是便民惠民服务,都在成为南区的服务软实力,不断凸显南区在中山主城区建设中的竞争力。
在中山加速建设大湾区精品城市的历程中,南区正在大力优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跻身城市投资兴业安居的优选之地。
投资是经济的“压舱石”。
回看过去一年,2020年,南区街道紧抓“项目落地年”建设,推动项目服务提质、建设提速,让重点项目跑起来、落下去。
全年完成市重点建设项目投资近2亿元,高质量完成了年度计划,同时推动了16个项目的签约落地,总投资额达到9.5亿元,创造了推动项目落地的“南区速度”。
南区树涌村党群服务站内,市民可以享受各种便捷的休闲服务。
人民安居,是一座城市发展的源头力量保障。
日益完善的教育、卫生基础设施配套环境,不断优化的公共服务体系,也让南区逐渐成为中山主城区具有吸引力的置业高地,引来了龙头房企的青睐。
作为碧桂园从珠三角走向全国的开荒之作,以规模大、造城开发模式见称的凤凰城,是碧桂园进入一个城市的代表项目。
中山碧桂园凤凰城位于中山三桥南、广珠西线高速南区出口旁,总占地约1200亩。
项目依山而建,北、西、南三面群山环绕,东接105国道,中部为2万平方米天然生态湖泊。
社区规划了约10000㎡商业中心、四大社区运动中心、休闲娱乐中心等配套。
项目全新一期组团【大成】,计划1月23日开放示范区。
【大成】组团首期推出产品为建面约105-141㎡畔山一字楼。
目前二期【珑玥台】、三期【云璟】组团,仅有少量建面约105-120㎡三四房一字楼在售;【云墅】组团建面约222-231㎡山顶双拼云墅,仅有最后数套。
中山南区碧桂园凤凰城,不仅改变了城郊面貌,还为当地带来了人口流入,1200亩的规模预计能带来数万人的消费力。
人气聚集了、环境漂亮了、道路通畅了,片区风貌也随之升级。
区域发展的强烈信号已经释放,中山南区正在加速冲刺高质量发展之路,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绿色发展、城乡融合、和谐文明的现代侨乡典范。
【撰文】宁轲【摄影】叶志文【作者】 【